[发明专利]一种银钯铜合金靶材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30964.1 | 申请日: | 2021-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3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衷水平;范大游;唐定;林文贤;陈杭;苏秀珠;刘兴财;王俊娥;朱莞烨;沈青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紫金矿业集团黄金珠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34 | 分类号: | C23C14/34;C23C14/35;B22F3/00;B22F3/24;C22C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6017 | 代理人: | 陈建 |
地址: | 361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合金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钯铜合金靶材的制备方法,利用可控气氛冷喷涂工艺制备银钯铜合金胚料,整个过程均在氩气保护氛围中进行,靶材的纯度高且氧含量低。另外,冷喷涂工艺中金属粉末高速撞击基体时发生塑性变形与冷焊接,然后通过轧制和热处理可以使各合金元素进一步均质化,因此银钯铜合金靶材的组织成分均匀、致密度大。利用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银钯铜合金靶材可以达到以下技术指标:1)靶材的纯度≥4N,Fe、Si、Pb、Bi等金属杂质总和≤500ppm,氧含量≤150ppm;2)靶材的致密度≥99.8%;3)靶材的平均晶粒尺寸≤150μm,微观组织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合金靶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银钯铜合金靶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所有金属中,银(Ag)拥有最高的导电率和反射率。利用银靶材进行磁控溅射沉积银薄膜作为电极膜、反射膜或是配线膜,广泛用于有机EL显示器、发光二极管(LED)、触摸屏、光记录介质等领域。
然而,纯银薄膜存在易氧化、抗硫化性差的缺点。随着时间的流逝,纯银薄膜的导电性和反射率都会因腐蚀及内聚而下降,并且与基材的附着力变差。在银中通过添加合金元素可以提高抗氧化性和抗硫化性,同时维持银的高导电率和反射率。美国国家标准局发现银与钯 (≥40wt%)合金化可以使合金完全具备抗硫化性质。银铜合金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化学稳定性和抗电侵蚀性,常作为电接触材料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船舶、电子电器控制系统中。中国专利申请 201410245096.8提供了一种银-铟-钯-铜四元合金靶材及其制备方法。该银合金靶材经磁控溅射可以得到兼具良好耐热性、抗硫化性、附着力、高反射率及高精细度的银合金薄膜。
通常,银合金靶材的制备工艺是将金属原料按目标成分比例配料,然后直接混合熔炼,再将合金熔液浇铸于模具中形成铸锭,最后经机械加工制成靶材。例如,中国专利申请201410245096.8所提供的银 -铟-钯-铜四元合金靶材制备方法为混合银、铟、钯和铜原料得到混合金属料,然后将该混合金属料置于真空感应熔炼炉中进行熔炼,接着浇铸得到银合金铸锭,再通过热处理、热锻造、冷轧延、热处理制得银合金靶材。值得指出的是,对于熔点和密度相差都很大的2种或 2种以上金属,采用普通的熔炼法一般难以获得成分均匀的合金靶材,在组织上容易形成成分偏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银钯铜合金靶材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成分均匀、氧含量低、致密度大的多元银合金靶材,同时利用该银合金靶材可以磁控溅射沉积获得高电导率、高反射率以及抗氧化性和抗硫化性好的银合金薄膜,适用于有机EL显示器、发光二极管(LED)、触摸屏、光记录介质等领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银钯铜合金靶材的制备方法,银钯铜合金靶材按质量百分比包括钯0.1%-3.0%,铜0.1%-3.0%,余量为银;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照银钯铜合金靶材的成分比例称取银钯合金粉和铜粉,均匀混合后进行冷喷涂,形成银钯铜合金胚料;
S2、将步骤S1中得到的银钯铜合金胚料进行退火处理,消除胚料内部应力,得到银钯铜合金胚板;
S3、对步骤S2中得到的银钯铜合金胚板进行多道次冷轧制、热处理以及机械加工,制造得到银钯铜合金靶材。
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银钯合金粉由银锭和钯粒通过惰性气体雾化法、感应等离子球化法、感应等离子雾化法中的一种制备所得。
更进一步地,所述银锭纯度不低于4N,钯粒纯度不低于4N;所述铜粉纯度不低于5N。
更进一步地,所述银锭和铜粉经稀硝酸浸泡30-60s,然后用去离子水反复清洗、冷风吹干或烘干后再使用。
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银钯合金粉粒度为300-2000目,铜粉粒度为800-1000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紫金矿业集团黄金珠宝有限公司,未经紫金矿业集团黄金珠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09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