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标记导航机器人的动态锁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32538.1 | 申请日: | 2021-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0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B65G35/00;B65G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孟旸;王丽琴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记 导航 机器人 动态 方法 | ||
1.一种标记导航机器人的动态锁点方法,包括:
建立关于机器人货架组合的多种框架模型,其中,每种框架模型分别对应于一种长宽尺寸的机器人货架组合,每种机器人货架组合均由一个机器人及其所搬运的货架组成,每种货架的长宽尺寸各不相同;
在机器人搬运货架的过程中:
当机器人在航路上将要向前移动设定距离时,根据该机器人货架组合所对应的框架模型、间隔距离参数、设定距离和标记点位在该机器人前移方向的航路中的分布得到锁定区域,将锁定区域内的标记点位进行锁点;
在该机器人向前移动的过程中,根据该框架模型和该机器人后方范围参数,对该机器人已经经过且满足解锁条件的锁点进行实时解锁;
其中,航路为该机器人移动所经过的包含有多个标记点位的路径;
干涉范围为该框架模型在该机器人移动的航路两侧所经过的区域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记导航机器人的动态锁点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模型为矩形,矩形的形状恰好容纳机器人货架组合在机器人移动平面内的投影;其中,
所述框架模型中包括:前向长度参数、后向长度参数、左向宽度参数、右向宽度参数;其中,
前向长度参数为机器人的旋转中心到框架模型左前角的长度和机器人的旋转中心到框架模型右前角的长度中的最大值;
后向长度参数为机器人的旋转中心到框架模型左后角的长度和机器人的旋转中心到框架模型右后角的长度中的最大值;
左向宽度参数为机器人的旋转中心到框架模型左侧边的垂直长度;
右向宽度参数为机器人的旋转中心到框架模型右侧边的垂直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标记导航机器人的动态锁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据该机器人货架组合对应的框架模型、间隔距离参数、设定距离和标记点位在机器人前移方向的航路中的分布得到锁定区域,包括:
从该机器人的旋转中心沿航路向前延伸设定距离的端点记为第一端点,若第一端点恰好落在标记点位,则以该第一端点作为基点继续沿航路向前延伸第一长度得到第二端点,若第一端点并未落在标记点位,则以该第一端点继续沿航路向前延伸所达到的第一个标记点位作为基点,并从基点处继续沿航路向前延伸第一长度得到第二端点,其中,第一长度为前向长度参数与间隔距离参数之和;
从该机器人的旋转中心沿航路向后延伸第二长度的端点记为第三端点,其中,第二长度为后向长度参数与间隔距离参数之和;
将从第三端点到第二端点之间的连线范围作为锁定长度线;
将该框架模型左侧边向框架模型的左外侧延伸间隔距离的平行于机器人前移方向的航路的直线作为左边界线;
将该框架模型右侧边向框架模型的右外侧延伸间隔距离的平行于机器人前移方向的航路的直线作为右边界线;
将左边界线和右边界线之间的锁定长度线范围内的区域作为锁定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记导航机器人的动态锁点方法,其特征在于:
同一导航地图中的所有机器人的锁定区域互不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标记导航机器人的动态锁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有框架模型中的最大单侧宽度参数、间隔距离参数和导航地图中相邻的航路之间的距离,在导航地图中设定干涉区域,其中,单侧宽度参数包括左向宽度参数和右向宽度参数,干涉区域为相邻的两个航路以及相邻的两个航路之间的区域,并且机器人在干涉区域的两个航路上的移动方向相反;
在机器人搬运货架的过程中:
当某机器人申请进入某干涉区域的某侧未被其它机器人锁定的航路时,根据该机器人货架组合所对应的框架模型和该干涉区域的当前参数确定该机器人是否可以进入该航路,若该机器人可以进入该航路则根据该框架模型和该干涉区域的当前参数确定该干涉区域针对该机器人的锁定策略,根据锁定策略执行对该干涉区域中的航路的锁定,并将锁定的航路中的所有标记点进行锁点,并将该框架模型在该干涉区域中的横向宽度值更新至该干涉区域的当前参数中,该机器人进入该航路;
当该机器人离开该干涉区域后,将针对该机器人的锁定航路解锁,并将该框架模型在该干涉区域中的横向宽度值从该干涉区域的当前参数中删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253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