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透气型面料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35636.0 | 申请日: | 2021-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57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良;王蓉;洪杰;刘梅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丁丁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283 | 分类号: | D03D15/283;D03D15/217;D03D15/225;D03D15/47;D03D13/00;D06C7/02;D06L1/00;D06M13/02;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透气 面料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耐磨透气型面料及其生产工艺,属于面料纺织领域,耐磨透气型面料包括底层、中间层和表层,所述底层采用涤纶长丝,所述中间层采用亚麻纱,所述表层采用锦纶80天丝20赛络紧密纺股线;生产工艺依次包括整经和浆经、穿综、织造和后整理。本申请中的耐磨透气型面料具有表面柔软耐磨、整体挺括不粘身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面料纺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耐磨透气型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家纺是由款式、色彩和面料三要素组成的,其中面料是用来制作家纺的基本材料,也是最基本的要素,家纺面料不仅可以诠释家纺的风格和特性,而且可以直接左右家纺的色彩和造型的表现效果。
面料是直接决定家纺的使用舒适与否的重要因素,一般要求夏季家纺面料具有使用舒适、光滑和触觉柔软等特点。在夏天时,环境温度较高,人体表面排出大量的汗液,此时身体与家纺接触时产生的触感更加强烈,故夏季家纺通常具有较高的柔软程度和吸湿透气性的要求。
纯棉面料是如今夏季较为流行的家纺面料,其具有较好的吸汗能力,也具有较为舒适柔软的触感,但其本身柔软的质感也意味着面料将更易与皮肤接触,若身体皮肤上本身附着有大量的汗液,则在皮肤与家纺接触时将使人体产生不舒适的触觉。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耐磨透气型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耐磨透气型面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耐磨透气型面料,包括底层、中间层和表层,所述底层采用涤纶长丝,所述中间层采用亚麻纱,所述表层采用锦纶80天丝20赛络紧密纺股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种不同的面料的叠加,具有柔软特性的涤纶和锦纶材料分别位于面料的两个表面,二者将硬挺透气但触感粗糙的亚麻纱包覆夹持,由此,亚麻和锦纶为面料带来较好的吸湿性、导热性能,亚麻也为面料整体带来了一定的挺括性,面料不易粘身,以此提高家纺使用时的整体舒适性。
优选的,所述底层的涤纶长丝规格为140D/72F×2,捻系数为300,所述中间层的亚麻纱细度为10Nm,所述表层的线密度为18.5×2tex。
优选的,所述表层的总紧度为36.6,中间层的总紧度为25.3,底层的总紧度为3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两侧表面的面料具有较大的总紧度可使得其具有较好的耐磨性,且不至于使面料过于柔软,引发面料易褶皱的问题;由于中间层本身并不与外界接触,且亚麻纤维本身的坚硬特性,其具备的较低的总紧度,可使面料整体不至于厚重或刚度过高。
优选的,所述中间层采用平纹设计,所述底层采用斜纹设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纹设计的面料优点在于耐磨、不易缩水、手杆松软、弹性好,因此适合被位于表面的面料所采用;而平纹设计的面料优点在于牢固、不易变形、轻薄且透气性较好,有利于中间层的亚麻纤维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生产上述耐磨透气型面料的生产工艺,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S1:整经和浆经,对锦纶80天丝20赛络紧密纺股线、亚麻纱和加捻后的涤纶长丝进行整经,转速为45-50m/min,然后用浆料对整经后的经纱进行上浆操作,上浆温度80-90℃,速度为60m/min,上浆率6-7%;
S2:穿综工序,对S1处理得到的经纱进行穿综;
S3:织造,在450r/min的转速下,采用喷气织造方式将锦纶80天丝20赛络紧密纺股线、涤纶长丝和亚麻纱按照经密度为886根/10cm,纬密度为689根/10cm进行织造,得到织物;
S4:后整理工艺:
Ⅰ. 退浆:将定型处理后的织物在温度为80-90℃,车速为50m/min的条件下,采用2-3g/L退浆酶水溶液进行退浆处理,退浆处理时间为38-42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丁丁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丁丁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56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