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ow-E玻璃薄膜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44002.1 | 申请日: | 202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1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延宁;陈珂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瑞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7/34 | 分类号: | C03C17/34;C03C17/36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屈金波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ow 玻璃 薄膜 及其 制备 工艺 | ||
1.一种Low-E玻璃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薄膜基材和薄膜本体,所述薄膜本体包括介质膜和金属膜,具体结构如下:
薄膜基材,薄膜基材设置在玻璃基板的表面,用于支撑薄膜本体;
内保护层,内保护层涂覆在所述薄膜基材的上表面,用于保护薄膜基材;
介质膜,包括SiO2和/或多孔硅,介质膜设置在所述内保护层的上表面,用于提高透光率、降低表面辐射率;
反射层,所述反射层设置为金属膜或金属掺杂膜,用于增加光学表面的反射率、降低光学表面的辐射率;
外保护层,外保护层涂覆在所述薄膜本体的上表面,用于耐磨、防老化、保护薄膜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ow-E玻璃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膜设置在所述反射膜的下表面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ow-E玻璃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膜选自铝膜、金膜、铜膜、银膜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ow-E玻璃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掺杂膜的主体材料选自TiO2、SnO2、WO3、In2O3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ow-E玻璃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掺杂膜中掺杂有Cs+、Fe3+、Al3+、Cu2+、Ag+、Co2+、Pt2+、Nb5+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Low-E玻璃薄膜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依次用超纯水、乙醇清洁薄膜基材,通过溶胶-凝胶法在烘干后的薄膜基材表面涂覆用于保护薄膜基材的内保护层,得到预处理后的薄膜基材;
S2、将步骤S1得到的薄膜基材送入镀膜装置内,维持镀膜装置内环境稳定,向镀膜装置内通入氧源和硅源,采用溅射镀膜法在内保护层的上表面镀上用于提高透光率、降低表面辐射率的介质膜,得到表面镀有SiO2和/或多孔硅的薄膜;
S3、维持镀膜装置内环境稳定,向镀膜装置内通入对应的金属源,在S2得到的薄膜表面再次利用溅射法进行镀膜处理,在介质膜的上表面镀上用于增加光学表面的反射率、降低辐射率的反射膜,所述反射膜为金属膜,得到表面镀有金属膜的薄膜;
S4、镀膜结束后,从镀膜装置内取出S3得到的薄膜,通过溶胶-凝胶法在所得薄膜的上表面涂覆用于保护薄膜本体的外保护层,制得目标Low-E玻璃薄膜;
或者,所述Low-E玻璃薄膜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依次用超纯水、乙醇清洁薄膜基材,通过溶胶-凝胶法在烘干后的薄膜基材表面涂覆用于保护薄膜基材的内保护层,得到预处理后的薄膜;
S2、将步骤S1得到的薄膜基材送入镀膜装置内,维持镀膜装置内环境稳定,向镀膜装置内通入氧源和硅源,采用溅射镀膜法在内保护层的上表面镀上用于提高透光率、降低表面辐射率的介质膜,得到表面镀有SiO2和/或多孔硅的薄膜;
S3、维持镀膜装置内环境稳定,向镀膜装置内通入氧源和对应的金属粒子,在S2得到的薄膜基材表面再次利用溅射法进行镀膜处理,在介质膜的上表面镀上用于增加光学表面的反射率、降低辐射率的反射膜,所述反射膜为金属掺杂膜,得到表面镀有金属掺杂膜的薄膜;
S4、镀膜结束后,从镀膜装置内取出S3得到的薄膜,通过溶胶-凝胶法在所得薄膜的上表面涂覆用于保护薄膜本体的外保护层,制得目标Low-E玻璃薄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对步骤S3得到的反射膜重复进行步骤S2,在所得反射膜的上表面通过溅射法镀上如步骤S2所述的介质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瑞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瑞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400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