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底板与中间夹板自动化装配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44284.5 | 申请日: | 202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4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军;杨康;李旭;江维;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B23P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底板 中间 夹板 自动化 装配 设备 | ||
1.一种底板与中间夹板自动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模循环线机构(1)、主模阻挡顶升机构(2)、中间夹板自动上料机构(3)、底板自动上料机构(4)、底板与中间夹板校正机构(5)、底板与中间夹板装配机构(6),所述主模循环线机构(1)用于实现循环装配,所述主模阻挡顶升机构(2)用于在装配工位对主模进行阻挡顶升脱离主模循环线机构(1),所述中间夹板自动上料机构(3)用于将中间夹板(626)自动上料至校正机构,所述底板自动上料机构(4)用于将底板(627)自动上料至校正机构,所述底板与中间夹板校正机构(5)用于将底板(627)与中间夹板(626)校正,所述底板与中间夹板装配机构(6)用于将底板或中间夹板装配到主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板与中间夹板自动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模循环线机构(1)包括主模上升组件(11)、上部输送线(12)、下部输送线(13)、主模下降组件(14),所述上部输送线(12)与下部输送线(13)之间利用铝型材连接,上部输送线(12)与下部输送线(1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主模上升组件(11)与主模下降组件(14),主模(7)沿着上部输送线(12)、主模下降组件(14)、下部输送线(13)及主模上升组件(11)形成主模循环输送线,实现循环装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板与中间夹板自动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模阻挡顶升机构(2)包括起暂存作用的缓存阻挡组件(21)和起阻挡顶升作用的阻挡顶升组件(22);所述缓存阻挡组件(21)包括用于安装的缓存阻挡安装块Ⅰ(211)和缓存阻挡安装块Ⅱ(212)以及用于安装缓存阻挡缸(213)的缓存阻挡缸支撑板(214),保证装配工作位只有一个待装配的主模(7),所述阻挡顶升组件(22)包括用于安装主模顶升缸(224)的主模顶升缸安装块Ⅰ(226)、主模顶升缸安装块Ⅱ(229)以及主模顶升缸支撑板(223),顶升支撑板(222)与主模顶升缸(224)表面固定相连,同时在顶升支撑板(222)上分别安装有用于阻挡的定位阻挡缸(228)和用于定位主模(7)的主模定位销Ⅰ(221)、主模定位销Ⅱ(227),设置在主模顶升缸支撑板(223)上的位置校正块(225)用于调整与主模循环线机构(1)的相对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板与中间夹板自动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夹板自动上料机构(3)包括中间夹板自动上料支撑平台(31)、中间夹板模具循环组件(32)、Y向输送组件(33)、X向输送组件(34)、中间夹板顶升组件(35)以及中间夹板分离组件(36),所述中间夹板自动上料支撑平台(31)由支撑脚柱(311)、支撑平台(312)和用于保证支撑平台(312)与装配平台(621)之间距离的距离支撑板(313)构成,所述中间夹板模具循环组件(32)、Y向输送组件(33)和X向输送组件(34)用于使装有中间夹板(626)的底板与中间夹板模具(8)在滑道中实现自动将中间夹板(626)运送至指定工作位,所述中间夹板顶升组件(35)用于将装有中间夹板(626)的底板与中间夹板模具(8)进行上顶,到位后实现将中间夹板(626)进行上顶,所述中间夹板分离组件(36)用于将中间夹板(626)实现单个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428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