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汽车线束收卷打捆及其定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47735.0 | 申请日: | 202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44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葛小可;梅志强;黄思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友星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13/18 | 分类号: | B65B13/18;B65B27/06 |
代理公司: | 南昌合达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2 | 代理人: | 李旦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汽车 线束收卷 打捆 及其 定位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位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汽车线束收卷打捆及其定位结构。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不易危害工人的身体的,并且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的基于汽车线束收卷打捆及其定位结构。一种基于汽车线束收卷打捆及其定位结构,包括有第一定位环、第一连接杆、第二定位环和扭力弹簧等,第一定位环共两个,两个第一定位环呈前后对称放置,两个第一定位环上侧均设有第一连接杆,两根第一连接杆上均转动式设有第二定位环,两个第二定位环与同侧的第一连接杆之间均连接有扭力弹簧。电动转轨转动带动内齿轮与外齿轮转动,进而带动打捆钳转动,使得打捆钳带动钢丝两端转动拧紧线束,如此可无需人工使用工具手动将钢丝拧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位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汽车线束收卷打捆及其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二十一世纪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日渐快速,特别是汽车技术的发展尤为的快速,从白车身到内饰的组装焊接,现代汽车的技术水平都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同时人们对汽车的需求也日渐提高,汽车成为家家户户的日常生活用品,因此对于如何快速的将汽车整体组装好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汽车内部线束较多,其收卷和打捆都较为繁琐,人们在收卷打捆线束时主要依靠人工使用捆扎结构对线束进行捆扎,而现有的捆扎结构在捆扎时往往需要人工对捆扎钢丝进行固定,如此在捆扎时很容易将工人的手夹住,从而危害工人的身体,同时在使用钢丝对线束捆扎时,往往需要人工将钢丝折弯环绕在线束上,然后再使用捆扎工具对钢丝进行拧紧,如此将降低捆扎工作效率,增加打捆线束的工作量,影响线束打捆的时间,进而影响汽车的产量。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自动化程度高,不易危害工人的身体的,并且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的基于汽车线束收卷打捆及其定位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打捆结构需要人工对捆扎钢丝进行固定,如此在捆扎时危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同时现有打捆结构捆扎工作的效率较低,工人工作量较大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不易危害工人的身体的,并且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的基于汽车线束收卷打捆及其定位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汽车线束收卷打捆及其定位结构,包括有第一定位环、第一连接杆、第二定位环、扭力弹簧、连接把手、打捆机构、导向机构和拉开机构,第一定位环共两个,两个第一定位环呈前后对称放置,两个第一定位环上侧均设有第一连接杆,两根第一连接杆上均转动式设有第二定位环,两个第二定位环与同侧的第一连接杆之间均连接有扭力弹簧,两个第二定位环与同侧的第一定位环接触配合,第一定位环上侧之间设有便于人们移动基于汽车线束收卷打捆及其定位结构的连接把手,两个第二定位环上部右侧之间连接有用于将钢丝拧紧对线束进行捆扎的打捆机构,两个第二定位环内部下侧之间连接有防止钢丝位移的导向机构,两个第二定位环下部外侧之间连接有将导向机构打开,防止其妨碍钢丝捆扎线束的拉开机构,拉开机构与打捆机构和导向机构相连。
进一步的,打捆机构包括有第一连接块、限位杆、导向环、外齿轮、打捆钳、连接导轨、第一固定块、电动转轨、内齿轮、第一复位弹簧和顶起块,两个第二定位环上部右侧均设有第一连接块,两块第一连接块上均滑动式设有限位杆,两根限位杆内侧均设有导向环,两个导向环上均匀转动式设有外齿轮,两个外齿轮相互接触,两个导向环相互接触,两个外齿轮下端均设有打捆钳,两个打捆钳相互接触,两个打捆钳相互靠近可将钢丝夹紧,两块第一连接块右侧均设有连接导轨,两个连接导轨上均滑动式设有第一固定块,两块第一固定块之间连接有电动转轨,电动转轨工作可自动将钢丝拧紧,电动转轨上转动式设有内齿轮,内齿轮与两个外齿轮配合,两块第一固定块与同侧的连接导轨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两块第一固定块外侧均设有顶起块,两块顶起块均与同侧的限位杆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友星电子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南昌友星电子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77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缆缠绕包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箱胆成型吸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