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光热-化疗-免疫功能的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49629.6 | 申请日: | 202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672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岳;郝燕云;李慧;刘昱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1/00 | 分类号: | A61K41/00;A61K31/555;A61K9/51;A61K47/52;A61P35/00;B82Y5/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宋海海 |
地址: | 25001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光热 化疗 免疫 功能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光热‑化疗‑免疫功能的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医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所述纳米粒具体为双靶向NIR响应无机纳米粒子HCuS,既可作为光敏剂和化疗剂奥沙利铂OXA的载体,又可以表面锚定连有叶酸和TLR7/8激动剂的聚合物。经近红外激光照射后,所述纳米粒得以分散,随后释放损伤模式相关(DAMP)分子以促进DC成熟,增强T淋巴细胞浸润以从多个途径对抗癌症。经试验证明,瘤内纳米颗粒TLR7/8激动剂联合化学光疗法可以消除实体瘤并引发持久的全身抗肿瘤免疫,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因此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之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光热-化疗- 免疫功能的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本发明背景技术中公开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在过去十年中,被认为激活先天免疫细胞或适应性免疫系统细胞的免疫疗法可以有效地对抗癌症。针对T细胞抑制性检查点蛋白,即PD(L)1和CTLA-4 的治疗导致癌症患者亚群的肿瘤负荷减少和长期存活率增加,包括黑色素瘤、膀胱癌、肾细胞癌、头颈癌和其他几种肿瘤类型。尽管抗体具有广泛的临床用途,但很大一部分患者对这些检查点抑制剂没有反应。成功的抗肿瘤免疫需要先天免疫细胞和适应性免疫细胞的协同反应,并依赖于强大的靶抗原库。实体瘤的表征揭示了相当大的免疫抑制状态,抑制T细胞活化并促进肿瘤逃避免疫监视,因此使肿瘤在很大程度上对免疫治疗无反应。抗肿瘤药物诱导的大多数细胞死亡途径在免疫学上并不等效,促进抗肿瘤免疫反应的事件被称为“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它与损伤相关分子模式的释放有关,例如钙网蛋白、ATP和热休克蛋白90(HSP90)。这些因素导致刺激因子的释放,统称为“警报”,可增强树突状细胞(DC)的激活和肿瘤相关抗原的交叉呈递,从而改善抗肿瘤CD8+T细胞反应。
DC是启动T细胞所需的强大抗原呈递细胞,在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反应的启动和调节中起关键作用。它们能够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并通过细胞-细胞接触和细胞因子提供免疫调节信号,从而引发初级免疫反应的启动和耐受性的诱导。在肿瘤微环境中,DC获取、处理和呈递肿瘤相关抗原,并提供共刺激信号来塑造T细胞反应。因此,操纵DC具有诱导有效抗肿瘤免疫的巨大潜力。为了激活DC和随后的抗肿瘤免疫,正在积极研究佐剂,特别是DC表达的TLR 配体的衍生物。TLR7/8配体咪喹莫特的临床试验已证明可局部治疗非黑色素瘤皮肤癌,促进DCs介导的细胞毒性。尽管这些研究已经证明了概念验证,但发明人发现,大多数激动剂由于其在肿瘤内注射时的全身分布,导致促炎级联反应和严重的免疫相关毒性而遭受严重的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光热-化疗-免疫功能的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双靶向近红外(NIR)响应无机纳米粒子HCuS,既可作为光敏剂和化疗剂奥沙利铂(OXA)的载体,又可以表面锚定连有叶酸和TLR7/8激动剂的聚合物,从多个途径对抗癌症。从而可以消除实体瘤并引发持久的全身抗肿瘤免疫,且生物安全性良好。基于上述研究成果,从而完成本发明。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纳米粒,所述纳米粒包括无机纳米粒子CuS,所述CuS修饰有化疗剂、TLR7/8激动剂和甘露糖;所述CuS为中空硫化铜。
所述纳米粒粒径均匀,平均粒径在100nm左右。
所述化疗剂可以为铂类化疗药物,如奥沙利铂(OXA)。
所述TLR7/8激动剂可以为IMDQ。
进一步的,所述CuS还修饰有叶酸,从而增强纳米粒的肿瘤内吞作用,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上述纳米粒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96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除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通过成型机运行参数表征滤棒吸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