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联感知体系服务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53416.0 | 申请日: | 202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24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宫庆松;李凌云;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12 | 分类号: | H04L67/12;H04L9/40;H04L41/0631;G06Q50/26;G06Q50/30;G16Y10/75;G16Y20/40;G16Y40/10;G16Y4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秦莹 |
地址: | 100071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知 体系 服务 平台 | ||
1.一种物联感知体系服务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物联感知基础系统,与物联感知服务系统和物联感知管理系统连接,用于进行物联网感知终端和物联网感知底座的注册认证,进行物联网感知终端台账和物联网感知底座台账的管理,并进行物联网感知终端的编码管理;
物联感知服务系统,与物联感知基础系统和物联感知管理系统连接,用于进行物联网感知终端和物联网感知底座的网络管理、感知数据的共享管理,通过搭建感知体系模型为领域应用提供数据打包服务支撑,展示物联网感知终端和物联网感知底座的统计信息;
物联感知管理系统,与物联感知基础系统和物联感知服务系统连接,用于进行物联感知体系服务平台的参数配置和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感知基础系统具体包括:
注册认证子系统,用于进行物联网感知终端和物联网感知底座的规范化统一注册、认证、以及入账;
终端台账子系统,用于对数据采集终端和视频采集终端的物联网感知终端数据进行汇聚和统筹管理,基于物联网感知终端数据建立动态更新、信息完善、编码规范的物联网感知终端台账;
底座台账子系统,用于汇聚物联网感知底座数据,对物联网感知底座数据进行统筹管理,建立物联网感知底座台账,与感知物联网感知终端台账进行互联;
编码管理子系统,用于根据物联感知终端设备编码规范,进行物联感知终端设备的统一感知编码,实现感知码与物联网感知终端的一一关联映射,构造物码镜像,支撑物联网感知终端的感知编码的识别和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注册认证子系统具体用于:通过填报、批量导入、和/或API传输三种注册方式实现物联网感知终端和物联网感知底座的规范化统一注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感知服务系统具体包括:
网络管理子系统,用于利用物联网感知终端所用网络资源、物联网感知终端数据传输量的环比、数据量的波动、以及物联网感知终端故障数据,进行网络管理,获取物联网感知终端所使用的网络业务类型与实际需求不吻合的现象,智能生产调优建议;
数据管理子系统,用于获取用户查询台账和感知数据的目录信息的申请,按照平台指定的标准接口和共享通道为用户提供共享功能,并在共享过程中接受平台的接口监听,共享结束后将调用行为进行上链存证;
应用管理子系统,用于对感知体系模型进行维护和管理,进行感知体系模型的搭建,并在搭建后进行数据合成,支撑融合应用场景;
统计分析子系统,用于展示物联网感知终端和物联网感知底座统计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管理子系统具体用于:梳理物联网及视频的资源,分领域、分场景、分业务进行感知体系模型的建模,为感知体系模型创建相关数据,为领域应用提供数据打包服务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分析子系统具体用于:在地图页获取物联网感知终端和物联网感知底座的分布情况,确定物联网感知终端各属性信息及之间的层级、类比、对比、关联关系,图形化多维度展示物联网感知终端和物联网感知底座统计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感知管理系统具体包括:
用户管理子系统,用于按照不同的职责对各个用户进行功能权限的划分,按照业务需要进行设备及数据权限的分配;
日志管理子系统,用于进行操作日志的记录、查询和管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感知管理系统还包括:
内部消息子系统,用于实现平台内部的消息通知推送功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感知管理系统还包括:
告警管理子系统,用于实现平台内部告警事件和物联感知设备的告警功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告警管理子系统具体用于:对异常信息进行采集并将异常信息集中反应进行告警的实时展示,协助进行故障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341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