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53472.4 | 申请日: | 202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00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蒋寒;王雁冰;屠丹红;蔡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6/35 | 分类号: | F02M26/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季承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气 再循环 系统 | ||
1.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机(1),所述风机(1)的进气口连通于发动机(100)的排气口;
洗涤器(2),所述洗涤器(2)的进气口连通于所述风机(1)的出气口;
电除雾器(3),所述电除雾器(3)的进气口连通于所述洗涤器(2)的出气口;
涡轮(4),所述涡轮(4)的进气口连通于所述电除雾器(3)的出气口,所述涡轮(4)的出气口连通于所述发动机(100)的进气口,所述涡轮(4)将增压后的循环废气送入所述发动机(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再循环系统还包括发电组件,所述发电组件连通于所述风机(1)和所述洗涤器(2)之间,所述发电组件与所述电除雾器(3)电连接,所述发电组件能够利用流经的所述循环废气产生电能并为所述电除雾器(3)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气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组件包括锅炉(5)、汽轮机(6)和发电机(7),所述发电机(7)与所述电除雾器(3)电连接,所述汽轮机(6)与所述发电机(7)传动连接,所述锅炉(5)连通于所述风机(1)和所述洗涤器(2)之间,所述锅炉(5)的蒸汽排出口与所述汽轮机(6)连通,所述循环废气能够使所述锅炉(5)产生蒸汽,所述蒸汽用于驱动所述汽轮机(6)运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气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再循环系统还包括冷却水装置(8),所述冷却水装置(8)与所述洗涤器(2)和所述电除雾器(3)连通,用以向所述洗涤器(2)和所述电除雾器(3)中通入冷却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再循环系统还包括收集柜(9),所述收集柜(9)连通于所述洗涤器(2)和所述电除雾器(3)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气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柜(9)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水处理装置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除雾器(3)包括壳体(31)和电极组件,所述壳体(31)中形成有除雾腔(32),所述壳体(31)上开设有与所述除雾腔(32)连通的废气入口(33)和废气出口(34),所述电极组件设置于所述除雾腔(32)中,所述循环废气能够从所述废气入口(33)进入所述除雾腔(32)经过所述电极组件处理后从所述废气出口(34)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废气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除雾器(3)还包括喷淋装置(35),所述喷淋装置(35)安装于所述除雾腔(32)中且位于所述电极组件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废气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入口(33)设置于所述电极组件的下方,所述废气出口(34)设置于所述电极组件的上方,所述电除雾器(3)还包括气体分布装置(36),所述气体分布装置(36)设置于所述废气入口(33)和所述电极组件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废气再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电晕框架(37)、沉淀电极(38)和电晕电极(39),所述电晕框架(37)连接于所述除雾腔(32)的内壁上,所述沉淀电极(38)和所述电晕电极(39)连接于所述电晕框架(37)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347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熔炼含氮合金钢的方法
- 下一篇:靶向呼吸道病毒属病毒的多肽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