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辐照考验管水下切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54703.3 | 申请日: | 202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75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军;吴瑞;张先萌;罗文广;刘晓松;李成业;王万金;刘洋;刘豪;邓鹏宇;吴旭;郑海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B23D79/00 | 分类号: | B23D79/00;B23Q1/25;B23Q5/40;B23Q7/04;B23Q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王鹏程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辐照 考验 水下 切割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辐照考验管水下切割装置,包括三维调节平台、联接杆、支撑平台、切割组件和抓取组件,三维调节平台固定设置在水面上;联接杆的上端与三维调节平台固定连接;支撑平台与联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切割组件固定设置在支撑平台上,且对竖直设置在水中的待切割辐照考验管进行切割;抓取组件的抓取端抓取待切割辐照考验管。本发明通过联接杆将支撑平台设置在水下,并通过三维调节平台精准的调节支撑平台相对于待切割辐照管的位置,然后通过切割组件对大长型的待切割辐照考验管进行水下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辐照实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辐照考验管水下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核电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对反应堆堆芯燃料元件包覆材料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目前研发新型包覆材料的主要手段就是对该材料构成的靶组件进行堆内辐照考验,考验结束之后拆解分离为单根管状靶件并送往热室,经过一系列的材料检测分析,最终对该材料性能做出评价。
考验后的包覆材料靶组件属于放射性物品,其运输转移具有非常严格的管控要求,某些大长型辐照考验靶组件的运输难度较大,甚至由于尺寸过长无法进入热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大长型辐照考验靶组件无法正常进入热室,且运输难度较大,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辐照考验管水下切割装置,解决了大长型辐照考验靶组件的运输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辐照考验管水下切割装置,包括:
三维调节平台,其固定设置在水面上;
联接杆,其竖直设置,所述联接杆的上端与所述三维调节平台固定连接;
支撑平台,其设置在水面下,且所述支撑平台与所述联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
切割组件,其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上,且对竖直设置在水中的待切割辐照考验管进行切割;
抓取组件,其抓取端抓取所述待切割辐照考验管。
具体地,设定位于水平面的一个方向为X轴,设定位于水平面上并垂直于所述X轴的方向为Y轴,设定竖直方向并与所述X轴和所述Y轴均垂直的方向为Z轴;
所述三维调节平台包括:
X轴移动组件,其具有固定端和移动端,所述X轴移动组件的移动端沿X轴移动;
Y轴移动组件,其具有固定端和移动端,所述Y轴移动组件的移动端沿Y轴移动,所述Y轴移动组件的固定端与所述X轴移动组件的移动端固定连接;
Z轴移动组件,其具有固定端和移动端,所述Z轴移动组件的移动端沿Z轴移动,所述Z轴移动组件的固定端与所述Y轴移动组件的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Z轴移动组件的移动端与所述联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X轴移动组件包括:
X轴向内循环浮动式法兰型滚珠丝杠,其沿所述X轴设置;
X轴手轮,其驱动所述X轴向内循环浮动式法兰型滚珠丝杠实现位移调节;
所述Y轴移动组件包括:
Y轴向内循环浮动式法兰型滚珠丝杠,其沿所述Y轴设置;
Y轴手轮,其驱动所述Y轴向内循环浮动式法兰型滚珠丝杠实现位移调节;
所述Z轴移动组件包括:
连接横梁,其水平设置且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连接横梁的第一端与所述Y轴移动组件的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横梁的第二端设置有与Z轴平行的Z轴孔,所述Z轴孔的内侧面设置有竖直的限位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47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