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吨位叉车变矩器铸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55884.1 | 申请日: | 202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6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徐铮铮;于凝;石云;石皖巍;徐贵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铸锻厂 |
主分类号: | B22C9/22 | 分类号: | B22C9/22;B22C3/00;B22C9/02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陈格兵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吨位 叉车 变矩器 铸造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大吨位叉车变矩器铸造工艺,依次包括如下步骤:S1模型制作、S2模型涂层、S3振动造型、S4浇注置换、S5冷却清理,S1模型制作中将叉车变矩器分成上部、中部和下部,其中上部对应叉车变矩器的盆口,S3振动造型中叉车变矩器的盆口朝向砂箱顶部。本发明针对大吨位叉车变矩器设计了消失模工艺,不仅可以保证产品质量,降低工艺难度和过程控制难度,还解决了盆口变形、定位槽烧结、内腔粘砂、抬箱等缺陷,保证铸造的低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铸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大吨位叉车变矩器铸造工艺。
背景技术
如图1为本发明需要铸造的大吨位叉车变矩器的结构示意图,该变矩器总成可达5~10t,浇铸时模片盆口内径达到380mm,铸件结构复杂,呈圆形开口箱体型结构,平均壁厚8毫米,薄壳盆口,侧面有开口或中空结构,底部较厚,模片重量大,采用传统的树脂砂铸造需采用三箱造型,两个泥芯组芯生产,工艺要求高,过程控制难,生产效率较低。因此,本公司需要开发一种符合该结构造型的变矩器铸造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存在的问题,提供大吨位叉车变矩器铸造工艺。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大吨位叉车变矩器铸造工艺,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S1模型制作:将叉车变矩器分成上部、中部和下部,其中上部对应叉车变矩器的盆口,将上部、中部和下部粘结后与浇冒口模型组合粘结成模型簇;
S2模型涂层:在模型簇表面形成一层涂层;
S3振动造型:在准备好的砂床上放置模型簇,培砂固定,填砂并同时施以振动使型砂充满模型的各个部位,密封定型并通负压,在放置模型簇时叉车变矩器的盆口朝向砂箱顶部,浇冒口模型位于侧方;
S4浇注置换:通过浇口向砂箱中浇注液体金属与模型置换至成型;
S5冷却清理:冷却后,将砂箱倾斜吊出叉车变矩器,使叉车变矩器与干砂分离。
进一步的,S2模型涂层步骤中,在模型簇表面形成一层涂层后,通过喷涂对叉车变矩器的盆口内进行补涂。
进一步的,S1模型制作步骤中,下部上具有对应于盆口底部的定位槽,该定位槽的宽度为21mm,深度为12mm。
进一步的,S4浇注置换步骤中,金属液压头为700mm,砂箱通0.06MPa负压,浇注时采用上吸3箱。
进一步的,S1模型制作步骤中,模型上对应于叉车变矩器的油孔处具有溢流冒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针对大吨位叉车变矩器设计了消失模工艺,不仅可以保证产品质量,降低工艺难度和过程控制难度,还解决了盆口变形、定位槽烧结、内腔粘砂、抬箱等缺陷,保证铸造的低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大吨位叉车变矩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初始采用的模型分片及浇铸位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确定的浇铸位置的示意图;
图4为卧式浇注对应的模型分片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叉车变矩器上定位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铸锻厂,未经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铸锻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58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