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维液相色谱分离牛奶中肠毒素C的方法及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58501.6 | 申请日: | 202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8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宋明辉;林梅英;王轩堂;秦峰;杨美成;刘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89 | 分类号: | G01N30/89;G01N30/9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郎祺 |
地址: | 2001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维 色谱 分离 牛奶 毒素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维液相色谱分离牛奶中肠毒素C的方法及其系统,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选择二维分离模式,搭建二维液相色谱平台,包括第一维离子交换液相色谱和第二维反相液相色谱;步骤S2:牛奶通过二维液相色谱平台分离得到肠毒素C。本发明选择离子交换色谱与反相色谱的二维分离模式,借助于第一维离子交换色谱的快速分离,对牛奶基质进行一次预分离,通过中心切割法收集含有肠毒素目标分子的馏分,再经第二维反相色谱分析,可大大降低被分析组分在反相柱中的复杂性,从而提高其分离效率和灵敏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安全微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维液相色谱分离牛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C的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C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泌的一种毒素,也是最常见的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五种经典肠毒素之一,因此对肠毒素C进行检测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健康,预防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国家标准GB 4789.1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中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nzyme 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肠毒素,但该方法易受食品基质干扰,存在不同肠毒素间存在交叉反应,易导致假阳性、假阴性结果。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肠毒素C的分离方法,为开发一种肠毒素C的新型检测方法奠定基础。
发明内容
第一方面,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多维液相色谱分离牛奶中肠毒素C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选择二维分离模式,搭建二维液相色谱平台,包括第一维离子交换液相色谱和第二维反相液相色谱;
步骤S2:牛奶通过所述二维液相色谱平台分离得到肠毒素C。
优选地,第一维离子交换液相色谱中,色谱柱为阳离子交换色谱柱。
优选地,第一维离子交换液相色谱中,流动相pH为4.5~5.5。
优选地,第一维离子交换液相色谱中,肠毒素C在第一维色谱柱的洗脱位置为35~40min。
优选地,第一维离子交换液相色谱中,洗脱条件为:
流动相:A相:20mM K2HPO4(pH=5.3)+10%ACN;B相:20mM K2HPO4(pH=5.3)+10%ACN+1M NaCl;
洗脱条件:0~10min 0%B相,20~30min 8%~9%B相,30.1~50min 25%~26%B相,70~100min 100%B相,100~120min 0%B相;
流速:1mL/min;
检测波长:215nm。
优选地,第二维反相液相色谱中,色谱柱为C8色谱柱。
优选地,第二维反相液相色谱中,肠毒素C在第二维色谱柱的洗脱位置为24~26min。
优选地,第二维反相液相色谱中,洗脱条件为:
流动相:A相:乙腈-水(5%+95%,0.1%TFA);B相:乙腈(0.1%TFA);
洗脱条件:0~2min 5%B相,5~60min 33%~38%B相,60.1~90min 95%B相,90~120min 0%B相;
流速:0.2mL/min;
检测波长:215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未经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85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