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磁屏蔽结构的高压开关柜非接触式电流测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59095.5 | 申请日: | 202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6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司文荣;陈川;钱森;鞠登峰;胡海敏;朱炯;杨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15/20 | 分类号: | G01R15/20;G01R19/00;G01R1/18;G01R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应小波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屏蔽 结构 高压 开关柜 接触 电流 测量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磁屏蔽结构的高压开关柜非接触式电流测量装置,包括待测相位母排、母排套环、磁屏蔽体、TMR电流传感器芯片、磁屏蔽体套环、PCB板套环、PCB板和导杆;所述的待测相位母排穿过磁屏蔽体内部,所述的磁屏蔽体左右两端面开孔作为屏蔽间隙,所述的TMR电流传感器芯片安装在待测相位母排与磁屏蔽体的上部之间,所述的TMR电流传感器芯片置于PCB板上,所述的待测相位母排通过母排套环固定,所述的磁屏蔽体通过磁屏蔽体套环固定,所述的PCB板通过PCB板套环固定,所述的母排套环、磁屏蔽体套环、PCB板套环通过导杆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了高压开关柜大电流测量的精确性和稳定性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开关柜非接触式电流测量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带磁屏蔽结构的高压开关柜非接触式电流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高压开关柜在电力系统发电、输电、配电、电能转换和消耗中起通断、控制或保护等作用,由于高压开关柜长期处于高电压、大电流的工况下运行,且近些年由于高负荷的要求,开关柜的载流量逐渐升高,电流极限值需要从3kA提升至4kA。载流量的提升对高压开关柜的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测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旦开关柜发生故障会给电力系统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电流作为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运行参数,实时监测设备的电流能够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传统的高压开关柜采用电流互感器,其体积大、成本高、功能单一,其中电磁式互感器容易发生磁饱和现象,已经无法满足大电流监测的精确测量。罗氏线圈通过测量磁通势来监测被测电流的大小,其频带范围远大于电流互感器,但仅能测量时变电流,并且在安装上不方便,需要环绕在一次导体上。霍尔电流传感器主要根据载流半导体在磁场中产生的霍尔电势间接测量电流,但由于开关柜内的温升较大,将会影响霍尔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无法满足大电流测量的范围与精度的要求。
随着磁电阻效应的发现及其研究的深入,基于磁电阻效应的磁电阻传感器应运而生。磁电阻传感技术的发展为电力系统大电流监测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磁电阻传感器历经四代发展,主要包括霍尔电阻传感器、各向异性磁电阻(AMR)传感器、巨磁电阻(GMR)传感器、隧穿磁电阻(TMR)传感器。相对于其他磁电阻传感器,TMR传感器具有更好的温度稳定性、更低的功耗、更高的灵敏度、更好的线性度、更宽的线性范围,并且不需要额外的聚磁环结构或线圈结构,安装方便。
由于TMR传感器对磁场的敏感性,实际电力系统的复杂电磁环境将会直接影响TMR传感器的测量精度,进而无法准确实时监测高压开关柜的运行状况。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在TMR传感器测量待测相母排时屏蔽干扰磁场与杂散磁场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带磁屏蔽结构的高压开关柜非接触式电流测量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带磁屏蔽结构的高压开关柜非接触式电流测量装置,包括待测相位母排、母排套环、磁屏蔽体、TMR电流传感器芯片、磁屏蔽体套环、PCB板套环、PCB板和导杆;
所述的待测相位母排穿过磁屏蔽体内部,所述的磁屏蔽体左右两端面开孔作为屏蔽间隙,所述的TMR电流传感器芯片安装在待测相位母排与磁屏蔽体的上部之间,所述的TMR电流传感器芯片置于PCB板上,所述的待测相位母排通过母排套环固定,所述的磁屏蔽体通过磁屏蔽体套环固定,所述的PCB板通过PCB板套环固定,所述的母排套环、磁屏蔽体套环、PCB板套环通过导杆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TMR电流传感器芯片为TMR7204-C系列电流传感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磁屏蔽体为采用镍铁坡莫合金制作而成的屏蔽体。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母排套环、磁屏蔽体套环、PCB板套环均采用环氧树脂套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导杆为采用环氧树脂制作而成的导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未经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90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