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通道在机测量的工件加工数据测量、修正、校验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59465.5 | 申请日: | 202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47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唐凡芳;方荣超;李远超;许化龙;李冲;郝明华;陈特;马陆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7/00 | 分类号: | B23Q17/00;B23Q17/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马进 |
地址: | 2211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双通道 测量 工件 加工 数据 修正 校验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双通道在机测量的工件加工数据测量、修正、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在机测量的方式获取工件的原始加工数据;
对所述原始加工数据进行集成与共享;
根据预先储存的模型数据对集成与共享的原始加工数据进行判断和修正补偿;
对修正补偿后的数据进行加工余量和总偏心量校验,将校验合格的数据更新至机床加工程序中;
对修正补偿后的数据进行加工余量和总偏心量校验,将校验合格的数据更新至机床加工程序中的方法包括:
根据修正补偿后的数据,计算出修正补偿加工余量;
当修正补偿加工余量不足时系统自动发出报警,不允许加工;
根据修正补偿后的数据,计算出X方向和Y方向的修正补偿偏心量;
通过三角函数计算出修正补偿总偏心量;
当修正补偿总偏心量超差时,系统自动发出报警,不允许加工;
对修正补偿加工余量不足或者修正补偿总偏心量超差的加工孔进行二次修正补偿,二次修正补偿优先对修正补偿总偏心量超差的孔进行数据修正;
对修正补偿加工余量和修正补偿总偏心量都合格的数据采用宏程序传递的方式自动更新至机床坐标系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通道在机测量的工件加工数据测量、修正、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机测量为双通道测量,所述原始加工数据分别存储于双通道的宏变量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双通道在机测量的工件加工数据测量、修正、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集成与共享的原始加工数据进行判断和修正补偿,以及对修正补偿后的数据进行加工余量和总偏心量校验的过程,均采用同步等待指令的方式并且均在双通道中的其中一个通道中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双通道在机测量的工件加工数据测量、修正、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通道测量的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预先设定的工件孔径计算出测头快速移动的预测距离;
通过测量程序引导测头抵达预测位置并点触测量工件的内表面;
点触完成后引导测头返回并沿不同方向继续测量两次,从而确定孔心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通道在机测量的工件加工数据测量、修正、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和修正补偿的方法包括:
采用标识数据判断法对所述原始加工数据进行标识储存;
根据标识后的原始加工数据采用点距法计算各加工孔之间的相对位置尺寸,并进行超差判断,以获取超差尺寸;
根据所述超差尺寸对相关联的两组加工孔采用循环计算的方式进行修正补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双通道在机测量的工件加工数据测量、修正、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距法包括:
根据三角函数计算各加工孔与基准点的连线相对于基准线的倾斜角度;
根据倾斜角度的偏移量,将各加工孔投影至基准线上,从而计算出各加工孔与基准线的相对距离以及各加工孔于基准线上的垂足点与基准点的相对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双通道在机测量的工件加工数据测量、修正、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循环计算的方式进行修正补偿前,预先设置防止无限循环的标志位数据,当循环计算过程中出现无限循环时,以能够发出质量异常警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通道在机测量的工件加工数据测量、修正、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原始加工数据和校验合格的数据通过远程数据传输系统存储于远程服务器中。
9.一种基于双通道在机测量的工件加工数据测量、修正、校验系统,该系统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在机测量模块:用于获取工件加工数据;
双通道数据集成模块:用于通过双通道数据集成模块对所述加工数据进行集成与共享;
修正补偿模块:用于根据预先储存的模型数据对集成与共享的加工数据进行判断和修正补偿;
校验模块:用于对修正补偿后的数据进行加工余量和总偏心量校验,校验合格的数据自动更新至机床加工程序中;
远程数据传输系统:用于将加工数据和校验合格的数据通过远程数据传输系统存储于远程服务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946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