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智能预警雷达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61923.9 | 申请日: | 202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68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领先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0 | 分类号: | B60R11/00;B60R19/48;B60S1/66;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国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04 | 代理人: | 王少勇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洋***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智能 预警 雷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智能预警雷达,包括雷达防护结构、内雷达装置、动力收纳装置、应急弹出装置以及电线预紧结构,所述内雷达装置活动设置在所述雷达防护结构的内部,所述动力收纳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雷达防护结构的一端,所述动力收纳装置与所述内雷达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电线预紧结构等距固定设置在所述应急弹出装置的外壁,所述应急弹出装置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车体内部,所述雷达防护结构固定嵌入在车体保险杠内部,本发明能够使微波雷达避免出现被意外撞击的现象,同时可避免积雪影响雷达的使用,另外在撞击发生时能及时弹出接线盒,且能保证电线与接线盒的稳定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雷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智能预警雷达。
背景技术
汽车前碰撞预警毫米波雷达是专用于机动车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微波雷达传感器,主要用于主动碰撞避免或预碰撞系统、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自适应巡航系统ACC、盲点检测BSD、前防追尾预警(FCW)、车道改变辅助(LCA)/ 偏移报警系统LDWS、TTC 安全车距预警、后方横向交通告警(RCTA),辅助机动车完成障碍物规避功能;
然而,现有的车载雷达存在以下缺陷:
(1)现有的车载雷达通常都是安装在车头的保险杠内部,且雷达的安装都是固定的,当车头出现意外剐蹭以及轻微撞击时,雷达很容易遭受到撞击导致损坏,在事后的维修工作中,只能更换微波雷达,因此带来昂贵的维修费用;
(2)当车头出现较为严重的撞击时,供雷达使用的接线盒会一同遭受撞击,因为该接线盒都是固定安装在车体内部的,从而无法避免一同被损坏的下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智能预警雷达,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智能预警雷达,包括:雷达防护结构、内雷达装置、动力收纳装置、应急弹出装置以及电线预紧结构;
所述内雷达装置活动设置在所述雷达防护结构的内部,所述动力收纳装置固定设置在所述雷达防护结构的一端,所述动力收纳装置与所述内雷达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电线预紧结构等距固定设置在所述应急弹出装置的外壁,所述应急弹出装置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车体内部,所述雷达防护结构固定嵌入在车体保险杠内部;
所述雷达防护结构提供收纳所述内雷达装置的空间,所述雷达防护结构同时能够融化覆盖在表面的积雪,所述动力收纳装置用于将所述内雷达装置移动到所述雷达防护结构内部,所述应急弹出装置在承受到意外冲击时起到即刻弹出内部零件的作用,所述电线预紧结构起到防止线路脱离的作用;
所述电线预紧结构内部还包括转杆以及线套,所述收纳盒外壁等距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座,所述转杆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转座的内部,所述线套侧壁固定熔接有第二转座,所述转杆另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转座的内部,所述转杆侧壁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收纳盒的外壁。
进一步的,所述雷达防护结构内部还包括防护管体,所述防护管体固定嵌入在车体保险杠的内部,所述防护管体一端固定熔接有出线管,所述防护管体另一端内部固定安装有融雪热电阻丝,所述防护管体根据雷达安装技术要求数量要求在4-8个。
进一步的,所述内雷达装置内部还包括微波雷达,所述微波雷达活动安装在所述防护管体的内部,所述微波雷达外壁固定焊接有外固定架,所述外固定架另一端位于所述防护管体外部固定焊接有外环体,所述外环体侧壁固定熔接有连接块,所述防护管体内部位于所述微波雷达一端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收纳装置内部还包括工作马达,所述工作马达固定安装在所述出线管的另一端,所述工作马达输出轴固定安装有收线轮,所述收线轮内部固定连接有牵引线,所述出线管一端外壁固定焊接有导线管,所述牵引线活动贯穿所述导线管,所述牵引线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块的侧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领先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领先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19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