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器人头部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66675.7 | 申请日: | 202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7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星;周华强;常耕林;臧超;陆寅;徐之东;张威;朱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汽朴津智能科技(合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常小溪 |
地址: | 230071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头部 控制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头部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本发明的主要构思在于,机器人上电后独立控制头部进行二维运动使其位置初始化,同时监测有无待交互的目标对象,当监测到交互对象时,求取目标对象所在位置信息,并将目标对象位置与机器人头部预设的中心区域进行比对,以通过二维独立运动机制调控机器人头部正对目标对象,并且,在本轮交互结束后,再次单独控制机器人头部进行水平和/或垂直二维运动使其头部复位至初始位置以待下一轮交互。本发明实现了对机器人头部的精细控制,能够独立地使机器人头部进行目标跟随及姿态调控,而不再需要旋转机器人底盘进行朝向控制,因此在灵活调控机器人面部朝向的同时,大幅改善了用户交互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头部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机器人已经应用到诸多领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当机器人与某一目标对象进行交互时,需要转动机器人的头部,使得云台正对着目标对象,从而实现与该目标对象之间的交互。
而在现有技术中,大多是使用底盘转动的方式实现机器人正对目标对象,也即是整体将机器人扭转至目标对象所在方向,可见,现有技术缺乏对于机器人头部转动的精细化控制方案,导致机器人头部转动的灵活性不佳。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机器人头部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目前以底盘转动方式实现机器人头部朝向目标对象的弊端。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头部控制方法,其中包括:
上电后,检测机器人头部的当前位置;
将所述当前位置与预设的初始位置进行对比;
若所述当前位置与所述初始位置不符,则单独控制机器人头部进行水平旋转和/或垂直旋转,以使机器人头部转动到所述初始位置;
实时监测待交互的目标对象;
当监测到所述目标对象时,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位置信息;
将所述位置信息与当前的中心区域进行比对,其中所述中心区域表征机器人头部的正面朝向区域;
若所述位置信息与所述中心区域不符,则单独控制机器人头部进行水平旋转和/或垂直旋转,以使所述目标对象位于所述中心区域范围;
在交互结束后,单独控制机器人头部进行水平旋转和/或垂直旋转,以使机器人头部复位至所述初始位置。
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使机器人头部复位至所述初始位置包括:
当交互结束且未监测到其他待交互的目标对象时,若机器人头部不在所述初始位置,则开始计时;
在计时过程中,判断是否超过预设的时间阈值;
若超时,则控制机器人头部复位至所述初始位置。
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时间阈值包括机器人头部静止时间。
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位置信息与当前的中心区域进行比对包括:
当所述目标对象的位置处于所述中心区域的预设公差范围内,则判定所述位置信息与所述中心区域相符;否则,判定所述位置信息与所述中心区域不符。
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在单独控制机器人头部进行水平旋转和/或垂直旋转过程中,实时检测机器人头部的当前水平位置以及当前垂直位置。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头部控制装置,其中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汽朴津智能科技(合肥)有限公司,未经国汽朴津智能科技(合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66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