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整经机线纱恒张力精确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69312.9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6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陈震;单笑宇;丁旭东;李跃跃;李孝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仁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H13/22 | 分类号: | D02H13/22;D02H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经机线纱恒 张力 精确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经机线纱恒张力精确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进行排线,将1‑10根线纱裁剪成长度相等的线段,并且每一根线纱的直径为0.1mm‑1mm,将线纱的一端通过缠绕设置,准备线纱检测仪,将线纱的另一端通过拉力检测仪进行缠绕设置;S2、进行检测拉力,将S1当中的一根线纱通过拉力检测仪进行拉动,在110N‑200N的拉力作用下拉动;S3、将S2当中相同直径的线纱进行并列,同时将相同直径的线纱一端进行缠绕设置,另一端同时与拉力检测仪缠绕设置,同时在110N‑200N的拉力下进行拉动;S4、将S2当中的相同直径的线纱通过张力调节模块对线纱的张力进行调节;S5、将S3当中进行并列的线纱进行递增设置,使得测量线纱拉力更加准确,测量结果更加具有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整经机线纱恒张力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整经机线纱恒张力精确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大丝束碳纤维制备技术是其碳纤维行业实现低成本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大丝束也是碳纤维在工业领域大面积应用的主要技术路径。相比小丝束,大丝束碳纤维的生产效率更高,在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的铺层效率也更高,生产成本却能降低约30%以上,碳纤维展纤工艺,是指将纱筒上的纱放出并扩展到某一特定的宽度,然后均匀的缠绕在一收卷装置上,这其中最重要的工艺要求之一就是控制纱线张力,现有技术中多采用转速差法来控制纱线张力,即收卷速度和放卷速度有一定差值,利用此差值使纱线保持恒定的张力,然而这种方法仅仅适用于收卷装置为圆柱的结构,当收卷装置为板状结构时,纱线缠绕在板上做变速运动,很难控制缠绕在收卷板上的纱线速度,因此很难控制在板状收卷装置上纱线的张力恒定,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因此,需要一种整经机线纱恒张力精确控制方法,使得更具有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整经机线纱恒张力精确控制方法,达到精确测量线纱恒张力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整经机线纱恒张力精确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进行排线,将1-10根线纱裁剪成长度相等的线段,并且每一根线纱的直径为0.1mm-1mm,将线纱的一端通过缠绕设置,准备线纱检测仪,将线纱的另一端通过拉力检测仪进行缠绕设置;
S2、进行检测拉力,将S1当中的一根线纱通过拉力检测仪进行拉动,在 110N-200N的拉力作用下拉动;
S3、将S2当中相同直径的线纱进行并列,同时将相同直径的线纱一端进行缠绕设置,另一端同时与拉力检测仪缠绕设置,同时在110N-200N的拉力下进行拉动;
S4、将S2当中的相同直径的线纱通过张力调节模块对线纱的张力进行调节;
S5、将S3当中进行并列的线纱进行递增设置,每增加一根线纱,并进行拉力的测量,最多对十根线纱进行拉力测量;
S6、将S3当中并列的线纱进行更换,对相同直径的线纱进行并列,即1-10 根相同直径的线纱是由直径为0.1mm-1mm之间的线纱构成;
S7、将S6当中对更换不同大小的相同直径的线纱进行并列,通过线纱拉力检测仪缠绕进行检测;
S8、将S7当中通过对线纱拉力测量,使得线纱拉力仪测量的拉力数据平稳后再进行记录,绘制成表格进行数据对比。
优选的,所述线纱材质为强度较高的芳纶线纱,不易断裂,使用效果好便于用来进行拉力检测。
优选的,所述张力调节模块是根据张力测量模块所测的张力数据,数据结果经过软件滤波后以遗传算法来对PID控制器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选择了合适的传感器并设计出了相对应的计算测量方法,来对线纱的张力进行调整。
优选的,所述线纱拉力检测仪显示部分为电子显示屏,测量结果稳定时可自动保存测量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仁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仁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93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