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73455.7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23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罗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伏达半导体(合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H02J50/60;H02J5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创同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9 | 代理人: | 蔡纯;张靖琳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创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电力 传输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包括:发射器线圈,配置为磁耦合到接收器线圈;功率转换装置,耦合到发射器线圈;以及控制器,包括二分之一周期检测块,二分之一周期检测块配置为建立电流检测时刻,并且其中在电流检测时刻,流经发射器线圈的电流被检测,并且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以进行异物检测,从而确定是否有异物耦合至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进一步进步,无线电力传输已经成为用于对基于电池的移动装置(例如移动电话、平板PC、数码相机、MP3播放器等)供电或充电的有效便利机制。无线电力传输系统通常包括一次侧发射器和二次侧接收器。一次侧发射器经过磁耦合来磁耦合到二次侧接收器。磁耦合可实现为松耦合变压器,该变压器具有一次侧发射器中形成的一次侧线圈以及二次侧接收器中形成的二次侧线圈。
一次侧发射器可包括功率转换单元,例如功率转换器的一次侧。功率转换单元耦合到电源,并且能够将电力转换成无线电力信号。二次侧接收器能够经过松耦合变压器来接收无线电力信号,并且将所接收无线电力信号转换成适合于负载的电力。
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功率消耗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例如,可以利用计算到的功率消耗进行异物检测(Foreign Object Detection,FOD)。常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需要利用附加电路来检测输入电流、线圈电流等参数,来实现功率消耗检测,进而实现异物检测。
期望具有一种简单可靠的控制机制,以降低功率损耗检测的成本。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包括:发射器线圈,配置为磁耦合到接收器线圈;功率转换装置,耦合到所述发射器线圈;以及控制器,包括二分之一周期检测块,所述二分之一周期检测块配置为建立与所述功率转换装置的切换周期的二分之一对应的电流检测时刻,并且在所述电流检测时刻,流经所述发射器线圈的电流被检测,并且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以进行异物检测,从而确定是否有异物耦合至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在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功率转换器的切换周期中,查找与所述切换周期的二分之一对应的时刻;在所述时刻,将流经发射器线圈的电流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以进行异物检测,从而确定是否有异物耦合至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器,包括二分之一周期检测块,所述二分之一周期检测块配置为建立与所述功率转换装置的切换周期的二分之一对应的电流检测时刻,并且在所述电流检测时刻,流经发射器线圈的电流被检测,并且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以进行异物检测,从而确定是否有异物耦合至所述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以上相当广泛地概述了本公开的特征和技术优点,以便可更好地了解随后的本公开的详细描述。以下将描述形成本公开的权利要求书的主题的本公开的附加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公开的概念和具体实施例可易于用作用于修改或设计执行本公开的相同目的的其他结构或过程的基础。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应当知道,这类等效构造没有背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书所述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全面了解本公开及其优点,现在参照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附图包括:
图1示出按照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框图;
图2示出按照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图1所示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示意图;
图3示出按照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图1所示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各种波形;
图4示出按照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的控制器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伏达半导体(合肥)有限公司,未经伏达半导体(合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34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