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鞭腕虾的物种鉴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73640.6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2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煌;林琪;方民杰;朱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水产病害防治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Q1/6869;C12Q1/686 |
代理公司: | 厦门律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5 | 代理人: | 张辉;温洁 |
地址: | 361013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鞭腕虾 物种 鉴别方法 | ||
1.鞭腕虾的物种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分子实验方法鉴别鞭腕虾的物种的种类:
1)根据目标个体的形态确定目标个体是否属于待定的鞭腕虾的两种物种;若目标个体的形态与鞭腕虾不同,则直接鉴定为不同物种,若形态相同或相近,则分析它们属于鞭腕虾的两种物种:A鞭腕虾或B鞭腕虾;
2)总DNA的提取与检测,将每个目标个体用灭菌纯水清洗3-4次,去壳后进行DNA的提取,提取得到鞭腕虾总DNA;
3)目的片段的PCR扩增,通过引物对提取得到的总DNA进行16S基因片段和/或12S基因片段的PCR扩增;
4)对PCR扩增产物进行电泳检测,通过电泳图对目的片段的长度进行比对,或者使用DNA回收试剂盒对PCR扩增产物进行回收,对回收后的目的片段基因进行测序比对;
比对方法为根据以下a和/或b鉴别:
a.16S基因片段长度长的为A鞭腕虾,短的为B鞭腕虾;
b.12S基因片段长度长的为A鞭腕虾,短的为B鞭腕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鞭腕虾的物种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中,采用质量浓度0.8-1.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基因组DNA质量,并用核酸蛋白检测仪检测DNA的浓度和纯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鞭腕虾的物种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中,PCR扩增所用引物,16S基因片段的5'-3'引物序列分别为ISQ ID NO 1和ISQID NO 2;12S基因片段的5'-3'引物序列分别为ISQID NO 3和ISQID NO 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鞭腕虾的物种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4)中,PCR扩增产物用质量浓度0.8-1.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鞭腕虾的物种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形态包括:
额角背部和腹部齿的数目、条纹特征、甲壳和触角特征、腹部和尾节的形态特征、颚足外肢和内肢的特征、步足特征、以及腹肢特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鞭腕虾的物种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A鞭腕虾的16S基因片段长度为700-800bp,12S基因片段长度为500-600bp;
B鞭腕虾的16S基因片段长度为500-600bp,12S基因片段长度为300-400bp。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鞭腕虾的物种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A鞭腕虾的16S基因片段长度为717bp,12S基因片段长度为513bp;
B鞭腕虾的16S基因片段长度为588bp,12S基因片段长度为398b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水产病害防治中心),未经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水产病害防治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364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