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量适配器及微创手术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74669.6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37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迎智;王干;齐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极限人工智能(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莎日娜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容达***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量 适配器 手术 机器人 | ||
1.一种能量适配器,应用于微创手术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471)和双极轴组件(474);
所述骨架(471)上设有电极柱(475),所述电极柱(475)用于与外接能源设备的高频能量发生器连接,且接收所述高频能量发生器传递的单极能量或双极能量;
所述双极轴组件(474)包括用于与所述微创手术机器人的电机传动连接的双极轴(4740),所述双极轴(4740)的两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骨架(471),所述双极轴(4740)中设置有用于供所述微创手术机器人的器械(42)穿过的器械通道(4745),所述双极轴(4740)用于与所述器械(42)传动连接;
所述双极轴(4740)包括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部和绝缘部,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之间通过所述绝缘部绝缘,所述电极柱(475)通过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或所述第二导电部与所述器械(42)电连接,以在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中的其中一者与所述电极柱(475)电导通时,所述器械(42)获取所述电极柱(475)传递的所述单极能量,在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同时与所述电极柱(475)电导通时,所述器械(42)获取所述电极柱(475)传递的所述双极能量;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部为第一导电半轴(4741),所述第二导电部为第二导电半轴(4742),所述第一导电半轴(4741)和所述第二导电半轴(4742)沿所述双极轴(4740)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绝缘部为绝缘夹板(4743);
所述第一导电半轴(4741)和所述第二导电半轴(4742)之间夹设有所述绝缘夹板(4743);
所述电极柱(475)包括第一接触电极和第二接触电极,所述第一接触电极与所述第一导电半轴(4741)连接,所述第二接触电极与所述第二导电半轴(474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夹板(4743)包括第一绝缘片(47431)和第二绝缘片(47432),所述第一导电半轴(4741)包括朝向所述第二导电半轴(4742)的第一夹持面(47411)和第二夹持面(47412),所述第二导电半轴(4742)包括朝向所述第一导电半轴(4741)的第三夹持面(47421)和第四夹持面(47422);
所述第一夹持面(47411)和所述第三夹持面(47421)夹持所述第一绝缘片(47431),且所述第一夹持面(47411)、所述第三夹持面(47421)和所述第一绝缘片(47431)的外形轮廓一致,所述第二夹持面(47412)和所述第四夹持面(47422)夹持所述第二绝缘片(47432),且所述第二夹持面(47412)、所述第四夹持面(47422)和所述第二绝缘片(47432)的外形轮廓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轴组件(474)还包括:第一金属环(476)和第二金属环(477);
所述第一金属环(476)和所述第二金属环(477)间隔地套设于所述双极轴(4740)的外壁上,所述第一金属环(476)与所述第一导电半轴(4741)固定连接且导电连接,所述第一金属环与所述第二导电半轴(4742)绝缘,所述第二金属环(477)与所述第二导电半轴(4742)固定连接且导电连接,所述第二金属环(477)与所述第一导电半轴(4741)绝缘;
所述第一接触电极与所述第一金属环(476)接触,以与所述第一导电半轴(4741)电连接,所述第二接触电极与所述第二金属环(477)接触,以与所述第二导电半轴(4742)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极限人工智能(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极限人工智能(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466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