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解回收废塑料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76209.7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64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任磊;王勇;李子锋;刘自宾;范启明;王玉章;张哲民;邹亮;朱振兴;王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1/00 | 分类号: | C10G1/00;C10B53/07;B01D53/78;B01D53/68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耿超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塑料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热解回收废塑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使含氯废塑料进入废塑料初步熔化液化脱氯单元(1)进行热熔脱氯处理,得到含氯化氢的气相物料和脱氯废塑料液相物料;
S2、使所述脱氯废塑料液相物料和高温的热解原料分别进入物料混合单元(3)混合,得到混合热解原料;
S3、使所述混合热解原料进入热解反应单元(5)进行热解,得到热解气态产物和焦炭;
S4、使所述热解气态产物进入分离单元(6)进行分离,得到干气和液化气、汽油馏分、柴油馏分和蜡油馏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使步骤S1得到的所述脱氯废塑料液相物料进入高温液化单元(2)进行加热处理,得到高温液化废塑料;然后使所述高温液化废塑料进入所述物料混合单元(3);
优选地,所述高温液化单元(2)包括第二螺杆泵,所述脱氯废塑料液相物料在所述第二螺杆泵中进行所述加热处理;所述加热处理的条件包括:出口温度为400~500℃,优选为430~4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使热解原料进入加热单元(7)加热,得到所述高温的热解原料;
优选地,所述高温的热解原料的温度为480℃~650℃,优选为500℃~6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高温的热解原料与所述含氯废塑料的重量比为0.1~10:1;优选为0.3~5: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原料包括烃油;所述烃油选自重质原油、含酸原油、常压渣油、减压蜡油、焦化蜡油、脱沥青油、加氢裂化尾油、煤焦油、页岩油、罐底油、煤液化残渣油或其它二次加工馏分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在进入所述加热单元(7)之前,使所述烃油进入所述分离单元(6)的塔底部进行初步预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单元(6)进行分离后还可得到尾油;所述热解原料包括外加热解原料和可选的循环油,所述循环油包括从所述分离单元(6)分离得到的所述蜡油馏分、所述尾油和可选的所述柴油馏分;该方法还包括:
使外加热解原料进入所述加热单元(7)进行加热后作为所述高温的热解原料进入所述物料混合单元(3)内;或者
使所述循环油进入所述加热单元(7)进行加热后作为所述高温的热解原料进入所述物料混合单元(3)内;或者
使所述循环油和所述外加热解原料共同进入所述加热单元(7)进行加热后,将加热后的混合物料作为作为所述高温的热解原料进入所述物料混合单元(3)内;
可选地,所述循环油与所述含氯废塑料的重量比为0.2~5.0,优选为0.2~2。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废塑料初步熔化液化脱氯单元(1)包括第一螺杆泵和与所述第一螺杆泵连通的真空装置,所述热熔脱氯处理的条件包括:出口温度为200~430℃,优选为300~375℃;所述废塑料初步熔化液化脱氯单元(1)的真空度为1~650mmHg,优选为100~400mmHg。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氯废塑料包括PVC和其他塑料,所述其他塑料选自LDPE、HDPE、PS、PP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PVC的含量为10重量%以下,可选地,所述含氯废塑料的灰分含量为25重量%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反应单元(5)包括热解塔,所述热解塔顶的压力为0.05~0.6MPa,优选为0.1~0.3Mpa,热解反应温度为400~550℃,优选为430~4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620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