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温度仿真模型的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78538.5 | 申请日: | 2021-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87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白景峰;张峰;郑立朋;武红超;田青松;路优;纪晓辉;何岩青;唐广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传动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20;G06F111/10;G06F119/06;G06F119/0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张会强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变速器 离合器 温度 仿真 模型 构建 方法 | ||
1.一种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温度仿真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构建方法包括:
根据滑摩功率、热交换功率、离合器摩擦钢片温升功率、离合器摩擦钢片温度变化、热传递系数和离合器摩擦钢片结构参数,建立关于理论钢片温度的初始仿真模型;
根据润滑冷却功率、油液温升功率、油液热传递系数、离合器出油口温度变化和油液基本参数,建立关于理论出油口温度的初始仿真模型;
采集试验车辆的实车信息,所述实车信息包括实车的离合器滑摩转速、离合器滑摩扭矩、离合器润滑流量、油底壳温度,以及离合器摩擦钢片温度和离合器出油口温度;
根据所述实车信息,对关于理论钢片温度的初始仿真模型中的热传递系数,以及关于理论出油口温度的初始仿真模型中的油液热传递系数进行修正;
根据修正后的热传递系数和油液热传递系数,获得关于理论钢片温度的仿真模型和关于理论出油口温度的仿真模型;
其中,所述热传递系数的修正条件为离合器摩擦钢片温度与理论钢片温度的差值为第一预设值,所述油液热传递系数的修正条件为离合器出油口温度与理论出油口温度的差值为第二预设值;
所述第一预设值和所述第二预设值均为0,所述油液基本参数=离合器润滑油比热容*离合器润滑流量*离合器润滑油密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温度仿真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摩功率=离合器滑摩转速*离合器滑摩扭矩/95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温度仿真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关于理论钢片温度的初始仿真模型中,所述热交换功率=热传递系数*离合器润滑流量*(离合器摩擦钢片温度-油底壳温度);
关于理论钢片温度的仿真模型中,所述热交换功率=热传递系数*离合器润滑流量*(理论钢片温度-油底壳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温度仿真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片温升功率=滑摩功率-热交换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温度仿真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片温度变化=钢片温升功率/离合器摩擦钢片结构参数,且所述离合器摩擦钢片结构参数=离合器摩擦钢片密度*离合器摩擦钢片体积*离合器摩擦钢片比热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温度仿真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理论出油口温度=钢片温度变化+油底壳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温度仿真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润滑冷却功率=油液热传递系数*离合器润滑流量*油底壳温度;
所述油液温升功率=润滑冷却功率+热交换功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温度仿真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油口温度变化= 油液温升功率/ 油液基本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温度仿真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理论出油口温度=出油口温度变化+油底壳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传动科技河北有限公司,未经蜂巢传动科技河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853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路视频录制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烤烟烟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