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照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78786.X | 申请日: | 202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73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牛艳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瀚森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7/115 | 分类号: | H05B47/115;H05B47/19;H05B47/16;H05B47/11;H05B47/13;F21V23/00;F21V23/06;F21V23/04;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0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照明 系统 | ||
1.智能照明系统,包括2台及以上照明设备,所述照明设备包括外壳(1)及外壳(1)内部的LED灯(3)、主控板(6)和外壳(1)背面或侧面的电源接头(2)组成,主控板(6)包括电源模块、光控模块、人体感应模块、无线发射模块、无线接收模块;LED灯(3)、电源接头(2)分别与主控板(6)连接,其特征在于,当照明设备A的人体感应模块感应到人体或金属物体移动,且达到其设定阀值时,照明设备A的LED灯(3)由熄灭变为点亮,或由暗光变为亮光,并通过其无线发射模块A发出编码指令M;在无线发射模块A信号覆盖距离L内的照明设备B通过其无线接收模块B接收到编码指令M,照明设备B接收到编码指令M则将照明设备B的LED灯(3)由熄灭变为点亮,或由暗光变为亮光;上述LED灯(3)点亮或变为亮光后,未再次感应到人体或金属物体,则延时时间T后恢复到熄灭或暗光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控制设备,所述主控制设备包括外壳(11)及外壳(11)内部的主控板(16)和外壳(11)正面或侧面的显示屏(17)、外壳(11)背面或侧面的电源接头(12)、外壳(11)正面或侧面的按键(18)组成,主控板(16)包括电源模块、无线发射模块、无线接收模块;显示屏(17)、按键(18)、电源接头(12)分别与主控板(16)连接,通过点击按键设置延时时间、感应灵敏度或感应距离、灯光亮度、无线发射模块发射距离,并通过显示屏(17)显示所设置内容,通过点击按键触发无线发射模块发送编码指令W,编码指令W包含延时时间设置指令、感应灵敏度或感应距离设置指令、灯光亮度设置指令,无线发射模块发射距离设置指令;在主控制设备的无线发射模块信号覆盖距离L内的照明设备A通过其无线接收模块A接收到编码指令W,照明设备A根据编码指令W完成自身的延时时间设置、感应灵敏度或感应距离设置、灯光亮度设置,无线发射模块发射距离设置;照明设备A通过其无线接收模块A接收到编码指令W后通过其无线发射模块A至少进行一次转发;在无线发射模块A信号覆盖距离L内的照明设备B通过其无线接收模块B接收到经过照明设备A转发的编码指令W,照明设备B根据编码指令W完成自身的延时时间设置、感应灵敏度或感应距离设置、灯光亮度设置,无线发射模块发射距离设置,并将编码指令W通过其无线发射模块B至少进行一次转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设备的主控板(6)中存储有本机ID信息和控制ID信息,所述本机ID信息和控制ID信息数量为1条及以上,所述编码指令M还包含控制ID信息;所述照明设备A的主控板(6)中存储有本机ID信息A和控制ID信息B,照明设备B的主控板(6)中存储有本机ID信息B和控制ID信息C;当照明设备A的人体感应模块感应到人体或金属物体移动,且达到其设定阀值时,照明设备A的LED灯(3)由熄灭变为点亮,或由暗光变为亮光,并通过其无线发射模块A发出编码指令M;在无线发射模块A信号覆盖距离L内的照明设备B通过其无线接收模块B接收到编码指令M,所述编码指令M还包含控制ID信息B,照明设备B接收到编码指令M则将本机ID信息B与控制ID信息B对比,如果本机ID信息B与控制ID信息B编码一致,则将照明设备B的LED灯(3)由熄灭变为点亮,或由暗光变为亮光,如果本机ID信息B与控制ID信息B编码不一致则不点亮、不变为亮光;上述LED灯(3)点亮或变为亮光后,未再次感应到人体或金属物体,则延时时间T后恢复到熄灭或暗光状态;所述编码指令W还包含设置ID信息和控制ID信息,将本机ID信息与设置ID信息一致的照明设备的控制ID信息进行设置或更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设备的主控板(16)还包括WIFI通讯模块或蓝牙通讯模块,通过WIFI通讯模块或蓝牙通讯模块连接手机,可通过手机APP设置延时时间、感应灵敏度、无线发射模块发射距离、灯光亮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设备转发编码指令W次数为2次及以上,所述发射模块信号覆盖距离L为2米及以上,所述照明设备数量为10台及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瀚森未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瀚森未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878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