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照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78786.X | 申请日: | 202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73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牛艳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瀚森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7/115 | 分类号: | H05B47/115;H05B47/19;H05B47/16;H05B47/11;H05B47/13;F21V23/00;F21V23/06;F21V23/04;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0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照明 系统 | ||
一种智能照明系统,包括2台及以上照明设备,所述照明设备包括外壳及外壳内部的LED灯、主控板和外壳背面或侧面的电源接头组成,主控板包括电源模块、光控模块、人体感应模块、无线发射模块、无线接收模块。LED灯、电源接头分别与主控板连接。相邻的照明设备通过无线接收模块和无线发射模块进行自动组网,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安装维护成本大大降低。当其中一台照明设备或部分照明设备出现故障,不影响其他照明设备的运行,使整个智能照明系统可靠性大大提高。该方案使照明更加充分,大大减少照明死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款智能照明系统,属于LED照明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智能照明灯为人体感应灯,人体感应灯在人体靠近时,灯亮,延时几十秒钟则灯灭。常规的人体感应灯功能相对单一,不能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需求。比如某办公楼装有多个人体感应灯,在楼梯拐角或走廊拐角处以及两个照明灯的交界处附近往往有照明死角,照明死角处照明亮度较低,给人不舒适、不安全的感觉,如果通过增加人体感应灯的数量来减少照明死角的数量,则需要增加较多的投入成本。
传统的智能照明系统一般通过主控系统、显示面板、通讯系统、人体感应传感器、照明灯进行组网和功能组合,来实现联动控制,系统结构复杂,通讯系统一般为485通讯线连接,安装维护不方便,安装及维护成本也较高,小部分出现故障有可能导致整个智能照明系统或大部分照明灯无法正常工作,可靠性较低。
传统的智能照明灯存在的问题一是功能相对单一,不能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需求,照明死角多。
传统的智能照明系统存在的问题一是系统结构复杂,安装维护不方便。
传统的智能照明系统存在的问题二是安装维护成本较高。
传统的智能照明系统存在的问题三是小部分出现故障有可能导致整个智能照明系统或大部分照明灯无法正常工作,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个目的是使照明更加充分,大大减少照明死角,能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需求,增加人的舒适感、安全感。第二个目的是使智能照明系统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第三个目的是使智能照明系统安装维护成本降低。第四个目的是提高智能照明系统可靠性。本方案可广泛应用于别墅、办公楼、车间厂房、地下车库、车站、机场、走廊、庭院、景观照明、公园、旅游景区、街道、公路、住宅、公寓等多种应用场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能照明系统,包括2台及以上照明设备,优选的,台数为2、3、4、5、6、7、8、9、10、16、20、30、40、50、60、70、80、90、100、1000、10000台。所述照明设备包括外壳1及外壳1内部的LED灯3、主控板6和外壳1背面或侧面的电源接头2组成,主控板6包括电源模块、光控模块、人体感应模块、无线发射模块、无线接收模块。LED灯3、电源接头2分别与主控板6连接,其特征在于,当照明设备A的人体感应模块感应到人体或金属物体移动,且达到其设定阀值时,照明设备A的LED灯3由熄灭变为点亮,或由暗光变为亮光,并通过其无线发射模块A发出编码指令M。在无线发射模块A信号覆盖距离L内的照明设备B通过其无线接收模块B接收到编码指令M,照明设备B接收到编码指令M则将照明设备B的LED灯3由熄灭变为点亮,或由暗光变为亮光。上述LED灯3点亮或变为亮光后,未再次感应到人体或金属物体,则延时时间T后恢复到熄灭或暗光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瀚森未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瀚森未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787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