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不同轴距长度的汽车环视系统标定装置以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83965.2 | 申请日: | 202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4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黄思远;陶青;许锐;边少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斗六星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00 | 分类号: | G01M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徐俊伟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2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不同 轴距 长度 汽车 环视 系统 标定 装置 以及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标定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不同轴距长度的汽车环视系统标定装置,包括:设于车头前方的前标靶,设于车两侧的左侧标靶和右侧标靶,设于车尾后方的后标靶,用于测量左侧标靶与后标靶之间的间距以及测量右侧标靶与后标靶之间的间距的激光测距装置,以及用于获取所述激光测距装置测量的数据的EOL下线诊断仪,所述前标靶、左侧标板以及右侧标靶均为固定标靶,所述后标靶为可移动标靶且所述后标靶移动的方向为所述后标靶至所述前标靶的方向。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不同轴距长度的汽车环视系统标定方法。本发明可以适用于不同轴距长度的汽车环视系统的标定,通用性强且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标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不同轴距长度的汽车环视系统标定装置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商用卡车盲区大,360°环视系统在商用车越来越普及。商用车整车厂生产的车辆种类繁多,尤其是车辆轴距差异较大(轴距差距有6-7米,甚至更长),如果后摄像头所对应的标靶位置固定,不是所有轴距的车辆上安装的摄像头都能清晰的拍摄到对应的标定标靶。针对这个问题,目前常规的是采用如下方法。
第一种:通过人工移动标靶,将标靶移动到摄像头拍摄的有效区域,进行标定。这种方法,由于车辆上安装的环视ECU在标定前未能获取后摄像头标定匹配特征点的世界坐标信息。需要人为测量后标靶的坐标信息,然后通过EOL下线诊断仪、显示屏或其他人机交互辅助标定工具手动写入到环视ECU中,以建立所有标定特征点的世界坐标系,来达到标定摄像头目的。这种方法由于是有人为控制参与,生产效率低下,而且往往由于人为因素影响标定结果。
第二种:针对不同轴距的车辆,建设不同规格的自动化标定场地,这种方法需要投入成本的工厂建设的投入。且各标定场地无法共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不同轴距长度的汽车环视系统标定装置以及方法,至少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部分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不同轴距长度的汽车环视系统标定装置,包括:设于车头前方的前标靶,
设于车两侧的左侧标靶和右侧标靶,
设于车尾后方的后标靶,
用于测量左侧标靶与后标靶之间的间距以及测量右侧标靶与后标靶之间的间距的激光测距装置,
以及用于获取所述激光测距装置测量的数据的EOL下线诊断仪,
所述前标靶、左侧标板以及右侧标靶均为固定标靶,所述后标靶为可移动标靶且所述后标靶移动的方向为所述后标靶至所述前标靶的方向。
进一步,所述激光测距装置包括发射激光的激光器以及可遮挡激光光栅的挡板,所述挡板随所述后标靶的移动而移动。
进一步,所述后标靶有两个,两个所述后标靶分别对应所述左侧标靶和所述右侧标靶,所述激光测距装置有两套,其中一套所述激光测距装置位于所述左侧标靶和与该左侧标靶对应的后标靶之间,另外一套所述激光测距装置位于所述右侧标靶和与该右侧标靶对应的后标靶之间。
进一步,所述左侧标靶和所述右侧标靶均具有三个标靶,且所述左侧标靶的三个标靶在一条线上,所述右侧标靶的三个标靶在一条线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不同轴距长度的汽车环视系统标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前标靶、左侧标靶以及右侧标靶的位置将车辆开到标定工位,并将车辆与EOL下线诊断仪连接;
采用所述EOL下线诊断判断该车型或底盘型号是否为前期从未进行过环视标定的车型,判断后进行相应地标定作业;
完成标定作业后,由所述EOL下线诊断仪自动记录该VIN的车辆是否有成功完成环视标定作业,并记录当前车辆的标定状态,对每台车的标定状态进行管理和记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斗六星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未经南斗六星系统集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39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