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硃砂烟的复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85139.1 | 申请日: | 202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16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高宪辉;何彬;张谊寒;杨云;沈劭怡;周渭皓;赵庆华;尤谦谦;李忠;史绍新;刘磊;刘芳;陈敬悦;李斌;卓泳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烟草烟叶公司;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24B3/04 | 分类号: | A24B3/04;A24B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窦军雷 |
地址: | 650218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硃砂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烟草复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硃砂烟的复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来料水分不同的硃砂烟依次进行真空回潮、热风润叶;将步骤S1处理后的硃砂烟进行梗叶分离;采用弧线定温法复烤梗叶分离后的烟叶,并进行冷却、回潮。本发明根据硃砂烟烟叶特性,按照“柔性”加工原则,采用真空回潮、热风润叶、弧线定温复烤等工序分别对上部硃砂烟和中部硃砂烟进行处理,在本发明的复烤方法中注重保香保色,减少了高温高湿对烟叶内在质量的影响,最大程度地保障硃砂烟叶的天然特征香气不被破坏和丧失。因此,本发明的复烤方法最大程度保持了硃砂烟的“糯米香”特征香气,提高了复烤后硃砂烟烟叶的感官质量和可利用率,提高了经济效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草复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硃砂烟的复烤方法。
背景技术
硃砂烟叶是优良烟叶品种在生长过程中发生自然变异,在烘烤过程中去甲基烟碱和醌类物质发生反应产生红色物质,使其叶片正面呈现丹红或硃红色豹纹斑,故称“硃砂”烟叶,国外也称“樱桃红(Cherry-Red)”烟叶。
20世纪50年代,国外开始研究硃砂烟叶,其硃砂色的主要成因是受控基因CYP82E4发生变异,烟碱转化为去甲基烟碱,占总生物碱含量的50%以上,因此造就了其舒适愉悦、劲头适中、烟气厚实圆润、劲头较小、刺激性较低的特点,并具有独特的“糯米香”香韵,是一种风格独特、品质优良的烟叶原料。
烟叶复烤是指将初烤后的烟叶再次进行回潮、加热干燥和冷却处理,其主要目的是将烟叶水分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促进烟叶理化性质朝着有利于后续加工的方向变化,并便于烟叶贮存及自然醇化。在复烤加工过程中,由于工艺、设备和环境的差异,烟叶香气质量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卷烟企业对烟叶原料香气特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更好地保持和彰显优质特色烟叶原料本身的香气特性成为现代复烤工艺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目前,常规的烟叶复烤加工方法是按照《烟叶打叶复烤工艺规范》(YC/T 146-2010)中规定的工序和参数进行加工的。但是,由于硃砂烟是近年培育出的新品种,传统的复烤工艺规范并不适用于硃砂烟复烤加工,仅依靠复烤人员的经验判断进行工艺调整,不恰当的烘烤温度和时间会导致硃砂烟烟叶特有的“糯米香”香气特征迅速衰减,使得其感官质量下降,降低了烤后硃砂烟烟叶原料的可利用率和经济价值。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开发一种操作简单、流程规范、复烤效率高、能保持和彰显硃砂烟香气特性的复烤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一项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硃砂烟的复烤方法,该复烤方法提高了复烤后硃砂烟烟叶的感官质量和可利用率。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硃砂烟的复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来料水分不同的硃砂烟依次进行真空回潮、热风润叶;
S2、将步骤S1处理后的硃砂烟进行梗叶分离;
S3、采用弧线定温法复烤梗叶分离后的烟叶,并进行冷却、回潮;
所述硃砂烟包括上部硃砂烟和中部硃砂烟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步骤S1中,所述热风润叶包括一次润叶和二次润叶,
其中,对于所述上部硃砂烟,所述一次润叶时,控制水分≤17.5%,水分波动±1.0%,温度≤58℃,温度波动±6.0℃;
对于所述中部硃砂烟,所述一次润叶时,控制水分≤17.2%,水分波动±1.0%,温度≤53℃,温度波动±5.0℃;
对于所述上部硃砂烟,所述二次润叶时,控制水分≤17.8%,水分波动±1.0%,温度≤62℃,温度波动±5.0℃;
对于所述中部硃砂烟,所述二次润叶时,控制水分≤17.5%,水分波动±1.0%,温度≤56℃,温度波动±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烟草烟叶公司;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省烟草烟叶公司;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51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极片制备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硅油供料和喷涂装置及医疗器械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