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调节的光电传感器减振装置及调节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88473.2 | 申请日: | 202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8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洪川;张华;谌昊;刘乙芳;胡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之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0 | 分类号: | F16F15/00;F16F15/067;F16F1/12;F16M7/00;G01H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孙艳敏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经济开发区阳光大***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调节 光电 传感器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调节的光电传感器减振装置及调节方法,涉及光电平台领域,包括传感器安装平台,传感器安装平台上端固定安装有光电成像传感器,传感器安装平台上端在光电成像传感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振动传感器,传感器平台下端四角固定连接有减震器,减震器内部设置有减震弹簧,减震器下端固定连接有自适应调节支架,调节支架一侧设置有测角电机组件,测角电机组件由传动连接的伺服电机和测角传感器组成,调节方法包括振动测量、转动控制和转动调节。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根据船艇、车辆等不同载体或运动平台的振动状态,自适应调节减振器刚度,从而调整减振器的减振性能,提高传感器图像的稳定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电平台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自适应调节的光电传感器减振装置及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光电跟踪观察设备集成可见光、红外等多传感器,可对周围目标和环境进行可见光、红外成像,是进行海上、陆地搜索发现、跟踪观察的重要设备,具有成像直观清晰、全天时工作、作用距离远、搜索范围大等特点。
为提高光电跟踪观察设备对目标的发现和观察距离,需加大光电成像传感器的镜头焦距。但焦距增大带来视场角减小、放大倍数增大等新的问题,尤其是在遇到船艇剧烈振动时,光电设备光轴产生高频振动,造成图像模糊,影响目标提取与人眼观察效果,并且使用一段时间后,镜头变倍调焦组件失灵,引起故障。
针对该问题,目前通用的解决方案是在传感器安装平台下面增加减振器,现有减震器通常为弹簧阻尼式减震器,在发生振动时,弹簧首先发生弹性变形吸收振动,再由阻尼器将吸收的这一部分弹性变形进行缓慢释放,进而避免弹簧发生回弹,以达到减震的效果,但带有该类减振器的平台仅能解决载体振动频率在某一范围内的传感器图像稳定问题,在船艇或车辆静止无振动条件下,减振器由于采用的是弹簧柔性连接反而会降低光轴的稳定性;在船艇或车辆振动加剧条件下,减振器由于减振性能难以调节,无法根据振动的频率变化来进行实时变化以发挥最好的减振作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适应调节的光电传感器减振装置及调节方法,本技术方案解决了上述的目前通用的解决方案是在传感器安装平台下面增加减振器,现有减震器通常为弹簧阻尼式减震器,在发生振动时,弹簧首先发生弹性变形吸收振动,再由阻尼器将吸收的这一部分弹性变形进行缓慢释放,进而避免弹簧发生回弹,以达到减震的效果,但带有该类减振器的平台仅能解决载体振动频率在某一范围内的传感器图像稳定问题,在船艇或车辆静止无振动条件下,减振器由于采用的是弹簧柔性连接反而会降低光轴的稳定性;在船艇或车辆振动加剧条件下,减振器由于减振性能难以调节,无法根据振动的频率变化来进行实时变化以发挥最好的减振作用的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适应调节的光电传感器减振装置,包括传感器安装平台,所述传感器安装平台上端固定安装有光电成像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安装平台上端在光电成像传感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振动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平台下端四角固定连接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内部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器下端固定连接有自适应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一侧设置有测角电机组件,所述测角电机组件由传动连接的伺服电机和测角传感器组成。
优选的,所述自适应调节支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块支板,所述支板上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器安装板,两块所述支板之间中部固定连接有蜗轮安装板。
优选的,所述测角电机组件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调节蜗杆,所述调节蜗杆延伸至自适应调节支架内部,所述蜗轮安装板上端转动连接有调节蜗轮,所述调节蜗杆和调节蜗轮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调节蜗轮中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部螺纹连接有减震器调节螺柱,所述减震器调节螺柱上端贯穿减震器安装板并延伸至减震器内部与减震弹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之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之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84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