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连轧带钢夹杂物控制方法及热连轧带钢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96209.3 | 申请日: | 202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42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于会香;邱光元;霍文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C7/06 | 分类号: | C21C7/06;C21C7/064;C21C7/072;C21C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岳野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连轧 带钢 夹杂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连轧带钢夹杂物控制方法及热连轧带钢,首先,在出钢过程中向钢液中加入含铝的铁合金进行脱氧及合金化;然后在LF精炼过程中进行搅拌脱硫;之后在RH进站后钢包底吹氩气;再之后进行RH真空处理,再向钢液中依次加入轻烧白云石和石灰;最后对钢包底吹氩气,去除钢液中的所述铝酸钙。本发明在精炼初期以满足调S为前提,采用低碱度炉渣,并在精炼后期依据钢液中Al含量加入少量特定成分渣料,利用两步法钢渣反应实现两次Al2O3夹杂物改质,最终复合氧化物没有充分时间长大,杜绝了热轧带钢中偶发性大粒径夹杂物引起的表面缺陷,且省去Ca处理环节,最终夹杂物为小颗粒低熔点钙铝酸盐,并进行了去除,使得浇铸过程顺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炼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连轧带钢夹杂物控制方法及热连轧带钢。
背景技术
热连轧带钢一般是指厚度为1~20mm的成卷带钢。广泛用于汽车、电机、化工、造船等工业部门,同时也作为冷轧、焊管、冷弯型钢生产的坯料。带钢热连轧机是生产热轧带钢的主要设备,具有生产效率高、产量高、质量好等优点。
为提高热连轧带钢洁净度,一般采用Al脱氧工艺冶炼该类钢种。钢中脱氧生成的Al2O3夹杂物随精炼进行与合金元素、炉渣、耐材等反应,最终聚合长大成为Al2O3-CaO、Al2O3-MgO类大粒径复合氧化物。随底吹搅拌,大粒径夹杂物上浮被顶渣吸附,由于夹杂物上浮去除率无法达到100%,留在钢中的硬质夹杂物最终严重影响产品表面质量。针对该问题,目前普遍采用的办法是通过Ca处理,尽量控制最终夹杂物组分低熔点化,轧制过程随钢基体变形能力强,减弱危害。或者通过加强动力学搅拌效率或延长时间,促进更多的夹杂物上浮,但都无法杜绝钢中大粒径夹杂物存在。
例如,现有的方法在精炼时,先对钢液进行铝脱氧后对夹杂物进行软吹搅拌,促进大粒径氧化铝夹杂物上浮去除,降低夹杂物的尺寸,再通过钙处理或含钙硅铁的加入结合控制冷却和控制加热方法,促进连铸和热处理过程中夹杂物转变为硬度更高的CaS外层和Al2O3-MgO核心的复合夹杂物,降低夹杂物在轧制过程中变形能力,有效降低铝脱氧钢中B类夹杂物尺寸,铝脱氧钢B类夹杂物评级低于1.5级。该方法虽然可以降低B类夹杂物评级,但采取了Ca处理的操作。
还有的现有技术则是采用二步造渣的钢液净化工艺,具体为先利用低碱度还原性造渣料处理钢液,之后再进入LF炉内进行高碱度渣精炼操作。解决了因脱氧工艺所产生的Al2O3和含Al2O3脆性夹杂物的塑性控制问题,实现了铝脱氧钢/含铝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塑性控制,得到夹杂物塑性优越的钢材,提高了铝脱氧钢/含铝钢的质量。该方法采取了造高碱度炉渣的操作,实现夹杂物塑性化,加大石灰消耗。
此外,还有的方法利用镁脱氧产物及其形成的粒径大于20μm的夹杂物净化钢液,并且使残留于钢液中的细小夹杂物呈细小、弥散分布,以铝钙镁、镁铈合金棒形式加入钢液,按重量比配置铝钙镁合金,铝:钙:镁=8:1:1,或者配置镁铈合金,镁:铈=8:2.5;将配置好的合金加工成合金棒;合金棒通过加料的包盖进入钢液;钢包进入精炼位后,加入铝线段进行脱氧,再后加入铝钙镁或镁铈合金进行终脱氧,搬出上铸机浇铸。采用Mg-稀土脱氧,在实际生产操作难度极大。
可见,目前含铝热连轧带钢夹杂物控制仍旧需要采用高成本、复杂操作的活泼金属合金化、高碱度炉渣等工艺,而且实施效果虽有提升,无法杜绝成品中的大粒径复合氧化物夹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提供一种热连轧带钢夹杂物控制方法及热连轧带钢,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将通过以下所述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962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