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刻蚀废液混酸的回收再利用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00149.8 | 申请日: | 202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6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雒晓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兴平市秦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46 | 分类号: | C23F1/46;C25C1/12;C25B1/26 |
代理公司: | 亳州速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7 | 代理人: | 左德忠 |
地址: | 713104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刻蚀 废液 回收 再利用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刻蚀废液混酸的回收再利用处理方法,其方法步骤如下:S1:混酸刻蚀废液过滤;S2:混酸刻蚀废液进行电解处理;S3:对电解产生的氯气进行收集处理;S4:镍离子的处理分离;S5:对废液进行浓缩预处理本发明通过电解蚀刻废液,通过对蚀刻废液进行电解处理,形成铜单质和氯气,实现将蚀刻废液中的铜提取出来进行回收利用,通过将氯气与碱液进行反应生成的混合液可以作为原蚀刻液生产中需要添加的氧化剂来使用,通过加入镍离子沉淀剂草酸盐对废液II中的镍离子进行沉淀处理,实现对镍的分离处理,通过浓缩处理后的废液IV可以回用到蚀刻线上进行再使用,本发明实现了对混酸蚀刻废液进行处理,可实现对蚀刻废液进行回收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刻蚀废液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刻蚀废液混酸的回收再利用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印制电路、电子和金属精饰等工业中,酸性蚀刻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主要有三氯化铁蚀刻液、硫酸/双氧水体系蚀刻液、酸性氯化铜蚀刻液三种类型,酸性氯化铜体系蚀刻液是现用最广泛的蚀刻液,其适用线路板的内层和正片法的外层蚀刻,随着高度精细化线路和高层数印制板产量的增加,印制板酸性蚀刻所产生的废液量将大大增加。
酸性蚀刻液的主要原料组成为氯化铵、盐酸和氯化铜,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与铜板和镍板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将铜板和镍板溶解,以此实现对铜板和镍板的蚀刻。小型线路板工厂不仅会利用蚀刻线蚀刻铜板,而且也会用于少量镍板的蚀刻,这样,蚀刻废液中存在大量铜离子和少量镍离子,然而,含有铜离子和镍离子的蚀刻废液,现有处理方式都是直接委外当废液处理,没有实现蚀刻废液的重复利用,同时不利于节能环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刻蚀废液混酸的回收再利用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刻蚀废液混酸的回收再利用处理方法,其方法步骤如下:
S1:混酸刻蚀废液过滤;
S2:混酸刻蚀废液进行电解处理;
S3:对电解产生的氯气进行收集处理;
S4:镍离子的处理分离;
S5:对废液进行浓缩预处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1中,首先将混酸刻蚀废液通过过滤器进行过滤,将废液中较大的固体杂质进行过滤掉,保证废液中没有肉眼可见的固体杂质,得到过滤后的废液I。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2中,将过滤后的废液I输送至收集池中进行收集,然后进行电解处理,将废液I输送至膜电解槽中,废液I在膜电解槽的阴极室和阳极室内进行电解反应,进而使废液I中的大量铜离子在阴极室被还原转化成铜,在阳极室生成氯气。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3中,通过将阳极室电解产生的氯气通过氯气吸收设备进行吸收并将吸收后的氯气导入至碱液中,碱液的温度控制在40-70℃,导入后的氯气与碱液产生反应,生成可以替代原蚀刻生产中需要使用添加的氧化剂使用的混合溶液,使蚀刻废液中的铜离子能被有效电解,并进行转化成生成铜,进行转化后的铜沉淀于槽底。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4中,铜沉淀于膜电解槽的阴极室底部,将上层不含铜离子的废液抽出,并放置于收集槽I中,实现将废液中的铜离子分离,此时形成了不含铜离子的废液II,且废液II中只含有少量的镍离子,通过向收集槽I中加入镍离子沉淀剂,镍离子沉淀剂为草酸盐,将废液II中的镍离子进行沉淀6-8小时,使废液II中的镍离子沉淀于收集槽I底部,将收集槽I内沉淀的镍上方的废液抽出,并输送至收集槽II中,此时得到位于收集槽II中去除了铜离子和镍离子的废液II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兴平市秦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兴平市秦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01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