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和物联网的智能建筑数字化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02236.7 | 申请日: | 202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7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慧;张静晓;孙艳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邵玉龙 |
地址: | 710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联网 智能建筑 数字化 管理 系统 | ||
1.一种基于BIM和物联网的智能建筑数字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系统、建筑BIM模型建立单元(13)、物联网监控系统和物联网报警系统,所述数据采集系统设置于建筑物内,所述数据采集系统的数据输出端与所述建筑BIM模型建立单元(13)连接,所述建筑BIM模型建立单元(13)的数据输出端与所述物联网监控系统连接,所述物联网监控系统的报警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物联网报警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和物联网的智能建筑数字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传感器组件和数据采集模块,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安装在建筑物内的多种传感器数据采集装置,所述传感器组件的数据输出端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数据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建筑BIM模型建立单元(13)和所述物联网监控系统通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和物联网的智能建筑数字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建筑BIM数据采集单元(1)、通讯系统状态监测单元(2)、建筑结构形变传感器(3)、建筑内环境温度传感器(4)、建筑通风系统状态监测单元(5)、建筑内环境烟雾传感器(6)、建筑电控系统监测单元(7)、建筑给排水水压监测单元(8)、建筑安防系统状态监测单元(9)、电梯运行状态监测单元(10)、防火门开闭状态传感器(11),所述建筑BIM数据采集单元(1)采集建筑物的结构数据,所述通讯系统状态监测单元(2)采集建筑物的通讯系统状态数据,所述建筑结构形变传感器(3)采集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形变数据,所述建筑内环境温度传感器(4)采集建筑物内的温度状态,所述建筑通风系统状态监测单元(5)采集建筑物内的通风系统状态,所述建筑内环境烟雾传感器(6)采集建筑物内的烟雾,所述建筑电控系统监测单元(7)采集建筑物电控系统运行状态,所述建筑给排水水压监测单元(8)采集建筑物供排水水压状态,说是建筑安防系统状态监测单元(9)监测建筑物的安防系统运行状态,所述电梯运行状态监测单元(10)采集建筑物电梯运行状态数据,所述防火门开闭状态传感器(11)采集建筑物内各防火门开闭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和物联网的智能建筑数字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监控系统包括核心数据处理器(14)、云中心模型数据库(15)、状态数据对比单元(16)和建筑状态管理中心(17),所述核心数据处理器(14)的数据采集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数据采集单元(12)连接,所述核心数据处理器(14)的模型数据输入端与所述建筑BIM模型建立单元(13)连接,所述核心数据处理器(14)的数据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云中心模型数据库(15)和所述状态数据对比单元(16)连接,所述状态数据对比单元(16)的数据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核心数据处理器(14)和所述云中心模型数据库(15)连接,所述状态数据对比单元(16)的数据输出端与所述建筑状态管理中心(17)连接,所述建筑状态管理中心(17)的报警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物联网报警系统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BIM和物联网的智能建筑数字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报警系统由故障报警单元(18)、网络传输单元(19)和维护工作人员移动终端(20)组成,所述故障报警单元(18)的报警信号输入端与所述建筑状态管理中心(17)的报警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故障报警单元(18)的同步信号输出端通过网络传输单元(19)与所述维护工作人员移动终端(2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BIM和物联网的智能建筑数字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维护工作人员移动终端(20)为多个,多个所述维护工作人员移动终端(20)分别由多个维护工作人员携带,所述故障报警单元(18)的报警信号输出端通过网络传输单元(19)同时与所述维护工作人员移动终端(20)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223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毫米波雷达及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目标检测方法
- 下一篇:会议界面的展示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