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厚壁直缝焊管热处理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03125.8 | 申请日: | 2021-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69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楚志兵;杨博文;赵晓东;邬莉华;桂海莲;魏晓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D9/08 | 分类号: | C21D9/08;C21D9/50 |
代理公司: | 太原申立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5 | 代理人: | 程园园 |
地址: | 03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厚壁直缝焊管 热处理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厚壁直缝焊管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料装置(01)、送料装置(02)、热处理炉(03)和冷却池(04);
所述放料装置(01)由多个并排安装的放料架(1)组成;
所述送料装置(02)包括横向放置的一号导轨(2)和二号导轨(3),所述一号导轨(2)和二号导轨(3)并排安装在放料装置(01)前侧的地基上,在所述一号导轨(2)和二号导轨(3)上共同放置有一号小车(4),在所述一号小车(4)的下表面安装有一号电机(5),用于为一号小车(4)的移动提供动力,在所述一号小车(4)的上表面并排设置有三号导轨(6)和四号导轨(7),所述三号导轨(6)和四号导轨(7)垂直于一号导轨(2),在所述三号导轨(6)和四号导轨(7)上共同放置有二号小车(8),在所述二号小车(8)的下表面设置有二号电机(9),用于为二号小车(8)的移动提供动力,在所述二号小车(8)上表面的前部一体设置有安装壁(10),在所述安装壁(10)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燕尾块(11),在所述安装壁(10)的内侧设置有门架(12),在所述门架(12)上设置有与燕尾块(11)相对应的燕尾槽(13),在所述安装壁(10)的内侧面上还竖直设置有齿条(14),在所述门架(12)上通过轴承座安装有两根横向放置的转轴(15),在所述转轴(15)上安装有与齿条(14)相对应的齿轮(16),在所述门架(12)的侧壁上还安装有三号电机(17),用于驱动转轴(15)带动齿轮(16)转动,从而带动门架(12)上下移动,在所述门架(12)内侧面的下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多个送料架(18),在所述放料装置(0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五号导轨(19)和六号导轨(20),以便于一号小车(4)运行至左侧时,使五号导轨(19)和六号导轨(20)分别与三号导轨(6)和四号导轨(7)衔接;
所述冷却池(04)设置在放料装置(01)的右侧,在所述冷却池(04)内设置有承放架(21),在所述承放架(21)的底部设置有两排一号定滑轮(22),在所述承放架(2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一号定滑轮(22)相对应的二号定滑轮(23),在所述冷却池(04)左右侧壁的上端均安装有与二号定滑轮(23)相对应的三号定滑轮(24),在所述冷却池(04)左右两侧的地基上安装有与三号定滑轮(24)相对应的四号定滑轮(25),相互对应的一号定滑轮(22)、二号定滑轮(23)、三号定滑轮(24)和四号定滑轮(25)共同组成定滑轮组,在两组定滑轮组上共同穿过一条环形钢丝绳(26),所述环形钢丝绳(26)的左右两侧分别缠绕在不同的动滑轮(27)上,所述动滑轮(27)安装在一号液压缸(28)的端部,所述一号液压缸(28)固定安装在地基上,通过一号液压缸(28)带动动滑轮(27)移动最终带动环形钢丝绳(26)拉紧或放松,最终带动承放架(21)上下移动;
所述热处理炉(03)包括炉体(29),在所述炉体(29)上设置有炉口,在所述炉口的两侧设置有凹槽(30),在所述炉口处设置有加热炉门(31),在所述加热炉门(31)的两侧设置有与凹槽(30)相对应的滑块(32),在所述加热炉门(31)的上方固定设置有连接杆(33),在所述连接杆(33)的两端固定设置有链条(34),在所述链条(34)与连接杆(33)连接部的正上方设置有定链轮(35),且所述定链轮(35)安装在炉体(29)上,在所述炉体(29)上方的一侧安装有与两个链条(34)相对应的换向链轮(36),在所述换向链轮(36)的下方设置有动链轮(37),所述动链轮(37)安装在二号液压缸(38)的端部,所述二号液压缸(38)安装在炉体(29)上,在所述冷却池(04)和热处理炉(03)的右侧设置有八号导轨(39),以便于在一号小车(4)运行至右侧时,使三号导轨(6)和四号导轨(7)分别与六号导轨(20)和八号导轨(39)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厚壁直缝焊管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号导轨(2)和二号导轨(3)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挡板(40),以防止一号小车(4)运行过度,在所述三号导轨(6)和四号导轨(7)的前端均设置有挡板(40),在所述五号导轨(19)、六号导轨(20)和八号导轨(39)的后端均设置有挡板(40),以防止二号小车(8)运行过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科技大学,未经太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312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