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改善的尺寸稳定性的超薄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09973.X | 申请日: | 202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6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钱洪炎;周志峰;罗湘;周志文;杨侨华;赵欢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有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7/044 | 分类号: | C08J7/044;C08J5/18;C08L79/08;C08K3/36 |
代理公司: | 南昌合达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2 | 代理人: | 张静 |
地址: | 337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改善 尺寸 稳定性 超薄 聚酰亚胺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改善的尺寸稳定性的超薄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聚酰亚胺薄膜制备领域,包括膜体,膜体的内部上方和内部下方分别设置有抗静电层。本发明通过设置有抗静电层,抗静电层可提高聚酰亚胺薄膜的抗静电效果,继而提高聚酰亚胺薄膜的使用效果,同时本发明通过压辊将载玻片上的前体组合物进行涂抹平整,以便制备高平整性的聚酰亚胺薄膜,且可将该干燥后的载玻片和酰亚胺薄膜进行冷却,将冷却后的样品转移至60~70℃的水中,使水面完全浸没样品,再静置10min,然后剥离,即可得到超薄高平整度聚酰亚胺薄膜,从而便于快速对干燥后聚酰亚胺薄膜进行处理,并提高对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效率,同时提高聚酰亚胺薄膜的平整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酰亚胺薄膜制备领域,具体为具有改善的尺寸稳定性的超薄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酰亚胺是一种分子主链上具有酰亚胺环重复单元芳杂环类高分子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机械性能、绝缘性能和耐电阻辐射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微电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聚酰亚胺化学性质稳定。聚酰亚胺不需要加入阻燃剂就可以阻止燃烧,一般的聚酰亚胺都抗化学溶剂如烃类、酯类、醚类、醇类和氟氯烷,它们也抗弱酸但不推荐在较强的碱和无机酸环境中使用;某些聚酰亚胺如CP1和CORIN XLS是可溶于溶剂,这一性质有助于发展他们在喷涂和低温交联上的应用。
现有的具有改善的尺寸稳定性的超薄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由于不具备抗静电效果,导致在使用该超薄聚酰亚胺薄膜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静电,进而会降低该超薄聚酰亚胺薄膜的使用效果;同时在将该聚酰亚胺薄膜干燥后,由于聚酰亚胺薄膜表面温度较高且其与载玻片会紧密贴合,导致使用者难以快速将载玻片上的酰亚胺薄膜取出,继而降低了对酰亚胺薄膜的取出效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具有改善的尺寸稳定性的超薄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的聚酰亚胺薄膜抗静电效果较差与对干燥后的酰亚胺薄膜的取出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具有改善的尺寸稳定性的超薄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膜体,所述膜体的内部上方和内部下方分别设置有抗静电层,一个所述抗静电层的底部设置有吸收层,所述吸收层与抗静电层之间设置有酰亚胺薄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静电层可提高聚酰亚胺薄膜的抗静电效果,继而提高聚酰亚胺薄膜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吸收层采用纳米晶合金微粉涂抹形成,且所述吸收层分别与一个抗静电层和酰亚胺薄膜相粘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设置有吸收层,吸收层可可将聚酰亚胺薄膜包裹住,有效的保证吸收电磁波的效果。
进一步的,包括制备第一聚酰胺酸、制备第二聚酰胺酸、混合液的制备、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一:制备第一聚酰胺酸
在氮气气氛下,在1L反应器中添加了425g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作为溶剂,接着,将温度设定为25℃后,添加了30.04g的4,4'-二氨基二苯醚(ODA)作为第一二胺中的一个成分,并进行搅拌,确认单体溶解之后,分批添加了39.10g的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作为第一二酐,反应完成时,添加了4.1g的对苯二胺(PPD)作为第一二胺中的另一个成分,并搅拌约30分钟,确认单体溶解之后,添加了7.8g的PMDA作为第一二酐,最终,调整最后的添加量以使最终粘度为250000cP至300000cP,完成添加后,保持温度的同时搅拌以获得最终粘度为280000cP的第一聚酰胺酸;
步骤二:制备第二聚酰胺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有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有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99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