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通用的模块化底盘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11472.5 | 申请日: | 202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8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王中友;陶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R19/18 | 分类号: | B60R19/18;B60R19/22;B62D21/18;B60K1/04;B60K1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朱江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新能源 汽车 通用 模块化 底盘 结构 | ||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通用的模块化底盘结构,包括左底盘(1),所述左底盘(1)右侧与右底盘(2)相接,所述左底盘(1)和右底盘(2)前后两端设有防护侧条(3),所述左底盘(1)和右底盘(2)外侧均设有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4)内前后两端开设有开口(5);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稳固装置(6)和防护结构(7),所述左底盘(1)和右底盘(2)内侧连接位置设有辅助稳固装置(6),所述左底盘(1)和右底盘(2)底部设有防护结构(7),所述辅助稳固装置(6)包括支杆(61)、连接臂(62)、压块(63)和稳固机构(64),所述支杆(61)置于左底盘(1)和右底盘(2)内侧连接位置,所述支杆(61)上端四端设有连接臂(62),所述连接臂(62)内通过螺栓与左底盘(1)和右底盘(2)进行固定,所述支杆(61)外侧上端前后位置固定有压块(63),所述支杆(61)顶部前后两端设有稳固机构(6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通用的模块化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机构(64)包括横杆(641)、调节螺栓(642)、卡件(643)和冷却盘(644),所述横杆(641)内中部设有调节螺栓(642),所述调节螺栓(642)下端与支杆(61)相接,所述横杆(641)底部两端固定有卡件(643),所述卡件(643)内侧设有冷却盘(64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通用的模块化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盘(644)包括盘体(6441)、进水管(6442)、出水管(6443)、冷却水道(6444)、鳍片(6445)和导热硅胶层(6446),所述盘体(6441)两侧与卡件(643)相抵,所述盘体(6441)顶部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管(6442)和出水管(6443),所述盘体(6441)内上端设有冷却水道(6444),所述冷却水道(6444)顶部与进水管(6442)和出水管(6443)相通,所述冷却水道(6444)底部设有鳍片(6445),所述鳍片(6445)底部贴合有导热硅胶层(644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通用的模块化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结构(7)包括基板(71)、插块(72)、泡沫层(73)、橡胶层(74)和芳纶纤维层(75),所述基板(71)顶部两端通过插块(72)与左底盘(1)和右底盘(2)底部进行插接,所述基板(71)底部粘接有泡沫层(73),所述泡沫层(73)底部设有橡胶层(74),所述橡胶层(74)底部覆盖有芳纶纤维层(7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通用的模块化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62)呈倾斜状,并且连接臂(62)内中部开设有锁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通用的模块化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61)内上端前后位置开设有螺孔,并且支杆(61)上端螺孔与调节螺栓(642)进行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通用的模块化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641)顶部两端分别置于左底盘(1)和右底盘(2)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通用的模块化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道(6444)内壁光滑,并且冷却水道(6444)呈螺旋状。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通用的模块化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层(73)厚度小于橡胶层(74)后端,并且两者均为柔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1147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