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指绳驱灵巧手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11958.9 | 申请日: | 202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48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李辉;赵川;张柏楠;蒋志宏;黄强;刘梦华;郑涛;马亦凡;曹晓磊;孙泽源;刘运淇;冯甚尧;王郅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5/10 | 分类号: | B25J15/10;B25J15/00;B25J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石佳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指绳驱 灵巧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三指绳驱灵巧手,涉及非结构化环境应用的三指机械手技术领域,包括手指模块、指掌关节模块和手掌模块;手掌模块中间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指掌关节模块,指掌关节模块用于连接位于两侧的手指模块;手掌模块的顶部设置有一手指模块。手指的绳轮机构和耦合连杆机构分别提升了手指的抓握力和包覆性,实现手指各关节的协同控制,使手指抓握物体时满足自适应性以简化控制过程。互锁关节通过正交分布的弹簧‑滑轮机构实现对指间关节回转与侧摆的运动控制,实现指掌关节与手指关节传动系统的融合与协同,实现对关节正交运动的协同控制。在双驱的情况下实现三指机械手的多自由度灵巧控制,且极大地降低了电机数量与协同控制的复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结构化环境应用的三指机械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三指绳驱灵巧手。
背景技术
三指机械手可以覆盖几乎所有抓握功能。当前三指灵巧手多以欠驱动机构为代表,从而简化了驱动电机数量,但缺少灵巧性,仅能满足基本抓握。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310574100.0的发明公开了一种欠驱动机器人灵巧手的驱动系统集成在手掌中,只用一个舵机就可实现多手指(手指数量n≥3)的联动驱动、结构简单、控制安装便捷、扩大了多指灵巧手的实用性及适用范围,但是指掌关节不具有侧摆与回转控制能力,使手指的灵巧性下降,且指关节驱动机构活动范围和传动比偏小。专利申请号为CN202011343866.4的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全驱动手指的三指灵巧手。该发明基于全驱动手指的三指灵巧手结构灵活,控制简单、位置精度高、稳定性好,各个指尖具有更加大的可达空间,可以根据指令实现位置控制以及力矩控制抓取,提高了对于结构复杂物体的抓取稳定性,但关节全驱动增加了控制的复杂度,也限制了手指关节的驱动力,同时包覆过程的力位混合控制复杂。专利申请号为CN202110725355.7一种刚软耦合欠驱动灵巧手装置,其中拇指通过手掌上的锥齿轮机构另外增加一个“摆动”自由度。手指的指节均由软体材料制成,关节均由刚性材料制成,指节和关节依次交替粘接形成刚软耦合结构。所有手指的根部固定于手掌上,手掌通过手掌连接底座与固定平台连接。五个手指通过腱绳驱动,所有驱动系统集成于灵巧手装置内部。本发明整个手指在非结构环境下能够避免与环境发生碰撞后而损坏,增强抓取的稳定性;有利于实现指尖捏取物体;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五个手指与手掌完全独立,加工和装配更加简洁,该发明的四指没有侧摆运动,且关节数量偏多;手指的关节仅具有弯曲驱动,没有伸展驱动,尚未实现指间关节的欠驱动灵巧操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三指绳驱灵巧手,以解决多关节欠驱动控制问题,从而改善三指机械手的控制复杂度与抓取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指绳驱灵巧手,包括手指模块、指掌关节模块和手掌模块;所述手掌模块中间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所述指掌关节模块,所述指掌关节模块用于连接位于两侧的所述手指模块;所述手掌模块的顶部设置有一所述手指模块;
其中,与所述指掌关节模块连接的所述手指模块分别为手指一和手指二,与所述手掌模块的顶端连接的所述手指模块分别为手指三。
可选的,所述手掌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掌壳、上支撑板、指立柱和下支撑板;所述指立柱与所述手指三连接;所述下支撑板朝向所述上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L型机架,所述L型机架与所述上支撑板之间设置有两个所述指掌关节模块,两个所述指掌关节模块分别连接所述手指一和所述手指二。
可选的,所述L型机架朝向所述上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大轮盘一和大轮盘二;
所述上支撑板朝向所述下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大轮盘三;
所述大轮盘一上设置有指伸展绳二,所述指伸展绳二用于驱动所述手指模块伸展和侧摆;
所述大轮盘二上设置有指伸展绳三,所述指伸展绳三用于驱动所述手指三的伸展和回转锁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119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