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尾箱锁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12714.2 | 申请日: | 2021-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79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曹瑞欢;徐勇;程志能;刘英婕;胡华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3/18 | 分类号: | E05B83/18;E05B81/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王虹;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箱锁止 装置 | ||
1.一种尾箱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锁体总成(3)、限位卡板(6)、电控推销总成(5)、限位装置总成(4),
所述锁体总成(3)设置于尾箱尾板(2)上且可绕沿尾箱尾板(2)厚度方向的轴线进行转动,所述限位卡板(6)设置于尾箱侧板(1)内板面,所述限位卡板(6)上设有卡槽(601)与锁体总成(3)配合用于将尾箱尾板(2)锁止,所述限位卡板(6)贴合尾箱侧板(1)内板面固定连接,所述卡槽(601)为从限位卡板(6)顶面朝下开设形成,所述尾箱侧板(1)在卡槽(601)对应处设有侧板过孔(102),所述电控推销总成(5)设置于尾箱侧板(1)外板面,所述电控推销总成(5)的活动端与侧板过孔(102)对应设置用于推动锁体总成(3)将尾箱尾板(2)开启,所述限位装置总成(4)设置于尾箱侧板(1)、尾箱尾板(2)之间用于控制尾箱尾板(2)的开启角度;
所述锁体总成(3)包括锁杆(303)以及分别设置于锁杆(303)两端的锁头(305)、锁把手(301),所述尾箱尾板(2)内设有轴向沿尾箱尾板(2)厚度方向设置的轴套(302),所述锁杆(303)可转动地穿设于轴套(302)内,所述锁头(305)垂直连接于锁杆(303)内端用于与卡槽(601)配合,所述锁杆(303)上设有第一限位部件用于限制锁杆(303)轴向活动;
所述轴套(302)内端与尾箱尾板(2)内板面平齐、外端超过或平齐于尾箱尾板(2)外板面,所述第一限位部件包括固定套设于锁杆(303)上的限位轴套(304),所述限位轴套(304)外端与轴套(302)内端轴向接触限位,所述限位轴套(304)内端、轴套(302)外端分别与锁杆(303)两端平齐;
所述电控推销总成(5)包括壳体(501)、穿设于壳体(501)内的推销(502),所述推销(502)与侧板过孔(102)同轴设置且可轴向活动,所述推销(502)轴向的头部临近侧板过孔(102)设置、尾部设置电控接口(506),所述壳体(501)内设有第二限位部件用于限制推销(502)轴向活动范围;
所述第二限位部件包括同轴固连于推销(502)上的限位环(507)、套设于推销(502)上的回复弹簧(505)、以及设置于壳体(501)内分别与推销(502)头尾部对应的第一限位块(503)、第二限位块(504),所述第一限位块(503)、第二限位块(504)上均开设通孔供推销(502)轴向活动穿过,所述限位环(507)位于第一限位块(503)、第二限位块(504)之间且限位环(507)外径均大于第一限位块(503)、第二限位块(504)上的通孔孔径,所述回复弹簧(505)压缩设置于第二限位块(504)与限位环(507)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箱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把手(301)包括与锁杆(303)外端垂直连接的连接部(301.1),以及连接部(301.1)朝外延伸形成把手部(301.2),所述连接部(301.1)、把手部(301.2)均与锁头(305)平行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箱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总成(4)包括绳索(401)、设置于尾箱侧板(1)内板面的限位销(402),所述绳索(401)后端与尾箱尾板(2)固定连接,所述绳索(401)前端设有安装片(406),所述安装片(406)上开设有销孔(403)用于与限位销(402)可拆卸式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箱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孔(403)为前小后大的葫芦孔,所述限位销(402)包括同轴设置的销体(402.1)以及销头(402.2),所述销体(402.1)与尾箱侧板(1)内板面固连且销体(402.1)可在销孔(403)内前后活动,所述销头(402.2)外径小于销孔(403)后端孔径、大于销孔(403)前端孔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箱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销(402)进入销孔(403)内且所述绳索(401)处于绷直状态时,所述尾箱尾板(2)为水平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1271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作业平台的防碰撞系统及作业平台
- 下一篇:一种绿色建筑施工用降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