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HRB400FR耐火钢筋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18743.X | 申请日: | 202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4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生;肖立军;张忠峰;周志军;马庆水;张红雁;邓兆征;马长亮;张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22;C22C38/24;C22C38/26;C22C38/28;C21C7/072;C21D8/08;C22C33/04 |
代理公司: | 山东辰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36 | 代理人: | 霍英霞 |
地址: | 271625***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hrb400fr 耐火 钢筋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RB400FR耐火钢筋,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C:0.06~0.11%,Si:0.20~0.40%,Mn:0.70~1.00%,S≤0.035%,P≤0.035%,Cr:0.30~0.50%,Mo:0.30~0.50%,V:0.030~0.050%,Nb:0.020~0.040%,Ti:0.010~0.03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的钢坯。HRB400FR耐火钢筋的生产工艺,包括转炉粗炼、LF精炼炉冶炼、方坯连铸、轧制和处理。本发明工艺,可有效保证耐火钢筋高温环境下的力学性能指标,较国标600℃下的最低力学性能270MPa高50‑100MPa,在保证钢筋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不受影响的同时,又使钢筋耐高温性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HRB400FR耐火钢筋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新型耐火耐候钢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可使钢材减小或抛弃对防火材料的依赖,提高建筑用钢的竞争力。
对于耐火钢的耐火标准,国际上普遍采用日本的评判标准:如果钢在600℃的高温条件下保持l-3h后,其高温屈服强度保持室温强度的2/3以上,则具有耐火性能。因此,普通钢筋不具有耐火特性。
目前生产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钢筋方面的技术上还比较欠缺,这就要求我们在传统的钢筋基础上研制出具有耐火性能较好的钢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火性能较好的HRB400FR耐火钢筋及其生产工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HRB400FR耐火钢筋,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C:0.06~0.11%,Si:0.20~0.40%,Mn:0.70~1.00%,S≤0.035%,P≤0.035%,Cr:0.30~0.50%,Mo:0.30~0.50%,V:0.030~0.050%,Nb:0.020~0.040%,Ti:0.010~0.03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的钢坯。
HRB400FR耐火钢筋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S1、转炉粗炼:入炉钢铁料,转炉出钢使用挡渣锥挡渣,转炉底吹和钢包底吹使用氩气。
S2、LF精炼炉冶炼:精炼过程硅铁粉、铝粒脱氧,使用少量碳化硅确保埋弧效果,保持白渣精炼15min以上,精炼过程使用硅铁、金属锰、低碳铬铁等材料对成分进行微调,待化学成分、温度合适后出钢,精炼出钢后进行软吹氩。
S3、方坯连铸:连铸拉速波动小于±0.10m/min,连铸使用微碳钢保护渣,中包使用Al-Ca质覆盖剂,采用结晶器电磁搅拌。
S4、轧制:将步骤S3中方坯装入加热炉加热,保温后出炉轧制成钢材。
S5、处理:钢材高线经吐丝机吐丝后进入斯太尔摩线冷却,收集成盘螺后进入成品库,棒材经轧机轧制后经间断式控冷的方式进行冷却处理,冷却后经辊道传送冷床,然后经过倍尺飞剪分段、冷床冷却、大冷剪剪切收集处理后入成品库。
优选地,所述转炉粗炼过程中,铁水硫含量不超过0.035%,磷含量不超过0.130%,转炉出钢回磷控制在0.003%以内,转炉终点控制:[C]≤0.06%、 [P]≤0.006%、终点温度≤1660℃,使用钢芯铝脱氧。
优选地,所述LF精炼炉冶炼过程中,需保证软吹氩时间不小于15min,并严禁钢水裸露。
优选地,所述方坯连铸过程中的中间包使用塞棒包,并采取全保护浇注措施。
优选地,所述方坯连铸过程中,在水口套眼时,需进行堵流、结晶器下连接件、水口烧氧后再开浇,若拉速无变化仍然无法浇注,此时停浇换包,如不具备换包后继续生产的条件,组织钢水回炉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187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