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强筋小麦品质改良中2个优异基因快转体系的建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19060.6 | 申请日: | 202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28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宋维富;刘东军;张延滨;杨雪峰;赵丽娟;宋庆杰;白光宇;张春利;辛文利;肖志敏;孙志玲;孙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维富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C12Q1/689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枝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91 | 代理人: | 刘晓飞 |
地址: | 15008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麦 品质 改良 优异 基因 转体 建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筋小麦品质改良中2个优异基因快转体系的建立方法,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实现了强筋小麦遗传背景LMW‑GS的定向跟踪与转移,建立了小麦品质改良中HMW‑GS和LMW‑GS 2个优异基因同时导入的快转方法。结果表明转入Glu‑A3d和Glu‑B1al基因使面筋指数、Zeleny沉降值、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延伸性和最大抗延阻力分别平均提高10.7%和12.5%、7.3%和9.1%、28.7%和47.4%、5.5%和38.1%、‑5.9%和5.2%、12.5%和31.2%,验证了Glu‑B1al和Glu‑A3d基因对强筋品质的正向效应,说明本发明对强筋小麦品质改良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品种改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强筋小麦品质改良中2个优异基因快转体系的建立方法。
背景技术
“标记辅助回交育种”是将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与回交育种手段相结合的一种作物育种方法。近年来,已受到各国作物育种家和病理学家的普遍重视,并被广泛用于作物抗病(逆)性改善和品质改良等育种进程之中(Huang,et al.,2002,Nature 418,678-684)。小麦胚乳储藏蛋白中的麦谷蛋白是决定小麦品质的主要组分,分成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igh molecular weight glutenin subunit,HMW-GS)和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lowmolecular weight glutenin subunit,LMW-GS)2部分。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张延滨研究员从1995年开始利用生化标记与6次选择性回交相结合的手段,向当地主栽的中强筋小麦品种克旱9号、新克旱9号、克丰3号、克丰6号、垦大4号、龙麦19、龙麦20、龙辐麦3号、龙辐麦10号、小冰麦33号等黑龙江省主栽小麦品种(品系)中成功转移了5+10、1或2*、7+8、17+18、14+15、7OE+8*等HMW-GS,使这些小麦品种(品系)在不改变原来农艺性状的情况下,烘烤品质得到较大的提高(张延滨等,2003,作物学报29,93-96;Zhang Yanbin,etal.,2003,Agricultural Science in China 2,483-488;LüXiao-bo,et al.2004,Agricultural Science in China 3,568-574;刘伟等,2005,麦类作物学报6,47-50;张延滨等,2008,中国农业科学41,1536-1541;Zhang Lili,et al.,2008,AgriculturalScience in China 7,140-147;Zhang Lili,et al.,2010,Science China Series C-LifeSciences 53,286-291)。2005年转5+10亚基的龙麦20(1,7+8,2+12)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委员会审定,被命名为小麦新品种龙麦31(1,7+8,5+10)(审定编号:黑审麦2005001)。
目前在东北春麦区优质麦谷蛋白亚基定向转移研究仅局限在中强筋小麦品种遗传背景下,且为单基因式的HMW-GS导入,关于强筋小麦遗传背景下HMW-GS和LMW-GS同时导入的方法体系的研究尚未开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筋小麦品质改良中2个优异基因快转体系的建立方法。
一种强筋小麦品质改良中2个优异基因快转体系的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以不含有Glu-B1al基因的小麦株系P1为母本,含有Glu-B1al基因的小麦株系P2a为父本进行杂交,得到F1a代;
以所述F1a代为母本,以所述P1为父本进行杂交得到BC1F1a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维富,未经宋维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190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