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IM模型与图形码匹配的管道构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23320.7 | 申请日: | 202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616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王子悦;路强;陈超环;李鸿杰;周泽明;罗强;施宇红;朱洪伟;樊连杰;杨震;曾凯;闫希晔;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18;G06K19/06;G06F11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田世瑢;唐晓丽 |
地址: | 10005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im 模型 图形 匹配 管道 构件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BIM模型与图形码匹配的管道构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建立管道系统BIM模型;包括在服务器端建立所述管道系统BIM模型,或,在计算机端建立所述管道系统BIM模型,再上传到服务器端;所述在服务器端的BIM模型,通过预设的固定路径被下载到智能终端;
步骤S200,匹配并形成该管道系统BIM模型的系统图形码;在服务端或计算机端执行系统图形码的形成,系统图形码是对应整个管道系统BIM模型,通过扫描系统图形码能够获取整个管道系统BIM模型的数据,以及,由各个构件BIM模型组成的具体参数数据;步骤S300,分解该管道系统BIM模型中各构件BIM模型的组成;在管道系统BIM模型中,将各构件BIM模型进行分解出来,并针对各构件BIM模型的规格参数选型;
步骤S400,匹配并形成各构件BIM模型的构件图形码,将构件图形码均与系统图形码进行关联,通过扫描构件图形码,在智能终端处可获取构件BIM模型的具体参数,以及在管道系统BIM模型中的具体位置;
步骤S500,将系统图形码和构件图形码进行实物设置;将匹配好的系统图形码通过纸质打印出来,或,通过描绘的方式,设置在建筑管道的预设位置;将匹配好的构件图形码通过纸质打印出来,或,通过描绘的方式,设置在建筑管道上的实物构件处;
步骤S210,扫描系统图形码,获取并备份管道系统BIM模型;获取的管道系统BIM模型数据,其还用作后续检测步骤的参考数据;
步骤S410,扫描构件图形码,获取构件BIM模型;操作人员通过扫描构件图形码,在智能终端处获取预先设计好的构件BIM模型数据,包括具体参数和具体位置数据;
步骤S600,判断所扫描的构件图形码,是否反馈正确;包括通过扫描获取的所述管道系统BIM模型的数据和所述构件BIM模型的数据后,将提示所述管道系统BIM模型与所述构件BIM模型是否具备关联信息;
步骤S700,提示反馈实物构件安装错误,并获取正确构件的参数信息;若所述管道系统BIM模型与所述构件BIM模型不具备关联信息,则可通过返回所述管道系统BIM模型处,查看该位置处的正确的构件BIM模型的参数信息;
步骤S800,操作人员重新安装实物构件;当检测人员或物业维护人员或操作人员获取正确的构件BIM模型的参数后,将该正确构件BIM模型的实物构件进行建筑管道重新安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构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构件BIM模型还包括若干个子构件BIM模型,所述的子构件BIM模型的参数不同,且子构件模型只能择一选择用在构件BIM模型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构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子构件BIM模型,还匹配有对应的子构件图形码。
4.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BIM模型与图形码匹配的管道构件检测方法。
5.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介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介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BIM模型与图形码匹配的管道构件检测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332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