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荧光抗体封存液、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23989.6 | 申请日: | 202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8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杨燕斌;赵朝辉;唐海燕;钟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创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33 | 分类号: | G01N33/533;G01N33/543;G01N33/573;G01N33/6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刘代春;郭云 |
地址: | 4007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抗体 封存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抗体封存液、制备方法和用途,荧光抗体封存液按质量百分比计主要由5%~20%海藻糖,0.1%~1.0%的BSA,0.1%~1.0%的聚乙烯吡咯烷酮,0.1%~5.0%的山梨醇,以及其余为HEPES缓冲液配置而成,该封存液适用于荧光微球抗体封存;用于荧光染料抗体封存时还包括0.05%~0.1%的透明质酸钠;制备方法包括,先配制20mmol/L的HEPES缓冲液,用1mol/L的氢氧化钠调pH7.4~7.6,然后,依次加入封存液配方中的物质,充分溶解后即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封存液配方简单,制备方便,其封存的荧光抗体在发生标识反应后,能够挣脱束缚随样本流动,并能够较长时间保持抗体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荧光免疫检验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荧光抗体封存液、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心肌三项是心血管专科临床上非常常用的三个指标,分别是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这三类指标对于心肌损伤都有不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并且表现在心肌损伤之后的不同阶段,所以,对心肌损害的严重程度和时间判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早期发现心肌损伤,及时进行治疗干预,对后期的治疗、恢复判断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肌红蛋白是心肌损伤之后最早出现变化的一个指标,有助于早期发现心肌损害。肌钙蛋白对于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有很大的临床指导意义。肌酸激酶同工酶在临床中应用最为广泛,可以作为心脏疾病的常规检查。
目前有胶体金和荧光层析两种方法的产品,均是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液样本种的待检物质,然后通过仪器检测,定量分析检测物。现有的产品基本上时采用NC膜作为载体,该载体受环境影响因素较大,若温度和湿度不符合要求,会导致NC膜对样本的检测结果造成非常显著的影响,所以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有较高的环境控制要求,同时NC膜批次间差大固定抗体的量不均一,其次,用NC膜制备的心肌三联检测试剂会因为NC膜、样品垫、结合垫这3个因素导致荧光抗体随样本流动释放的问题,进而也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所以会导致产品重复性CV较大。另外,由于心肌三联检是将心肌三项CKMB、CTNI和Myo 的3个检测项目联合在同一个检测试剂卡上,存在项目间的相互干扰,检测灵敏度不高,重复性CV较差等问题。为此,本申请人发明了一种自驱动微流控芯片,并于2020年01月17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专利申请,该申请已于2020 年4月28日公布,其请公布号为CN111068801A。该自驱动微流控芯片将待检物质所对应的抗体预存在自驱动微流控芯片上,样本能分别通过识别反应和免疫反应形成双抗体夹心。其凭借单一纯净材质形成的微流道优势,通过精准微流体控制,能够保障样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控性,有望代替目前临床常用的多种膜材料的免疫层析(LIFCS)技术,从而为解决目前POCT检测技术所面临的挑战提供新的技术思路。之后,本申请人又于2020年5月22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一种基于自驱动微流控芯片的快速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专利申请,该申请已于2020年8月21日公布,其请公布号为CN111562380A;该方法公开了使用该自驱动微流控芯片进行快速免疫荧光检测的全过程。
该自驱动微流控芯片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将标记有荧光物质的一株抗体封存在混合区内,将另一株抗体固定在芯片检测区的微柱上,以在被检样本在芯片内流动过程中,在与混合区内荧光抗体发生识别反应后,携带有荧光标志物的抗体再与检测区微柱上的抗体发生免疫反应,从而形成滞留在微柱上的双抗体夹心标识物,荧光检测仪通过对双抗体夹心标识物的荧光标记检测获得检测结果。因此,将标记有荧光物质的抗体封存在混合区,以在发生识别反应后,荧光抗体能够完全挣脱混合区的束缚,并且抗体能在设定期限内保持活性是获得准确检测结果基础。目前,现有技术中,尚无文献披露能够达到前述目的相关技术。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创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创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39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