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体数据搜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25058.X | 申请日: | 202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52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炳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38 | 分类号: | H04W4/38;H04W40/32;H04W5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刘艳玲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体 数据 搜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体数据搜集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S1,通过智能可穿戴设备获取人体的状态数据;S2,通过成员节点将所述状态数据传输至簇头节点;S3,通过簇头节点将所述状态数据传输至通信基站;S4,通过通信基站将所述状态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所述通信基站还用于采用自适应的时间间隔对无线传感器节点进行分簇处理,将无线传感器节点划分为簇头节点和普通节点。装置用于实现上述方法。本发明实现了相邻的两次分簇处理和数据转发量之间的自适应变化,从而能够均衡无线传感器节点的能量消耗,延长所有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平均工作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搜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体数据搜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家居设备也越来越多样化。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居设备与网络连接起来,使得人们能够方便得在统一的控制终端,例如手机上对各种具备物联网功能的智能家居进行控制。但是,这种智能家居依然要手动进行设置,智能化不足,因此,能够根据心情进行自适应变化的智能家居被制造了出来。现有的人体的心情判断一般是通过佩戴在人体上的数据获取装置,例如手环来获得人体的参数,然后将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将人体参数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进行人体心情状态的判断。现有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簇头节点的选取一般采用固定的时间周期进行,这种设置方式使得相邻两次分簇之间的时间间隔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适应变化,从而缩短了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平均工作寿命。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体数据搜集方法及装置。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体数据搜集方法,包括:
S1,通过智能可穿戴设备获取人体的状态数据,并将所述状态数据传输至成员节点;
S2,通过成员节点将所述状态数据传输至簇头节点;
S3,通过簇头节点将所述状态数据传输至通信基站;
S4,通过通信基站将所述状态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
所述通信基站还用于采用自适应的时间间隔对无线传感器节点进行分簇处理,将无线传感器节点划分为簇头节点和普通节点;
所述时间间隔通过如下方式进行计算:
第q次进行分簇处理时,通过如下方式预测第q个搜集周期内通信基站的数据转发量:
其中,表示第q个搜集周期内通信基站的预测的数据转发量,表示预设的第一比例系数,,表示第q-1个搜集周期内通信基站的数据转发量,表示第q-1个搜集周期内通信基站的预测的数据转发量,表示对进行修正的系数,表示第q-2个搜集周期内通信基站的数据转发量,表示预设的第二比例系数,;
若,则通过如下方式计算第q+1次进行分簇处理和第q次进行分簇处理之间的时间间隔:
若,则通过如下方式计算第q+1次进行分簇处理和第q次进行分簇处理之间的时间间隔:
若,则通过如下方式计算第q+1次进行分簇处理和第q次进行分簇处理之间的时间间隔:
其中,和分别表示预设的第一判断阈值和第二判断阈值,表示第q+1次进行分簇处理和第q次进行分簇处理之间的时间间隔,表示第q次进行分簇处理和第q-1次进行分簇处理之间的时间间隔,表示预设的控制系数,表示预设的单位时间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和智能眼镜。
作为优选,所述状态数据包括体温、心跳、血压、呼吸频率、血氧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50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