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相采样存内计算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32475.7 | 申请日: | 202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8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韦雪明;周立昕;蒋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11C11/41 | 分类号: | G11C11/41;G11C11/413;G11C11/416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陈跃琳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相 采样 计算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相采样存内计算电路,包括时序控制模块,符号判决模块和m+1个神经元单元;每个神经元单元均由位线预充电模块、权重输入模块、存内计算模块、点乘累加转换模块和钟控灵敏放大器。通过时序控制模块控制该存内计算电路实现点乘累加运算,利用多相时钟控制钟控灵敏放大器判决位线放电状态的变化,实现在特定时钟速率下对点乘累加转换模块输出的精确判决,最终利用m+1相时钟实现在1个周期内输出m+1位宽的点乘累加运算结果。本发明通过多相采样提高点乘累加运算模数转换速度,进一步提升了计算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相采样存内计算电路。
背景技术
在常规计算处理中,由于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单元在物理上是分开的,因此在计算期间需要来回穿梭大量数据,而这会产生通常称为“冯·诺依曼瓶颈”的性能瓶颈。这种物理隔离和相关的数据传输可以说是传统计算系统的主要障碍之一,因为内存访问通常比处理器操作消耗100至1000倍的能量。为此,人们想出了内存和处理的单元以某种形式共存的方法来减小这一性能瓶颈,存内计算就是这种方法。在存内计算中,计算是通过利用组织为“计算内存”单元的存储设备的物理属性来执行的;这样内存就不仅仅是一个存储器,还是一个计算器。这样一来,在存储/读取数据的时候就同时完成了运算,因此大大减少了计算过程中数据存取的功耗。
已有的存内计算解决方案中,采用高精度ADC实现多级参考量化电平,并采用无时钟控制的灵敏放大器实现模拟和数字的转换,如图1所示。然而,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根据参考量化电平实现1位模数转换,为了实现完整的m位宽数据转换,需要m个时钟周期,这使得计算转换速度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是现有存内计算解决方案计算转换速度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多相采样存内计算电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相采样存内计算电路,包括时序控制模块、符号判决模块和m+1个神经元单元;每个神经元单元均由位线预充电模块、权重输入模块、存内计算模块、点乘累加转换模块和钟控灵敏放大器;其中m为大于1的正整数;同一个神经元单元的位线预充电模块、存内计算模块、点乘累加转换模块和钟控灵敏放大器的读位线RBL相连,同一个神经元单元的位线预充电模块、存内计算模块、点乘累加转换模块和钟控灵敏放大器的负读位线RBLb相连;同一个神经元单元的权重输入模块、存内计算模块和点乘累加转换模块的写位线WBL相连,同一个神经元单元的权重输入模块、存内计算模块和点乘累加转换模块的负写位线WBLb相连;符号判决模块的符号输入线In_sym与时序控制模块的符号输入端相连;符号判决模块的符号判决线Jud_sym与时序控制模块的符号判决端相连;所有神经元单元的位线预充电模块的位线预充电线PRE与时序控制模块的位线预充电时序端连接;所有神经元单元的钟控灵敏放大器的钟控预充电线CLK_PRE与时序控制模块的钟控预充电时序端连接;所有神经元单元的钟控灵敏放大器的读使能线SAE与时序控制模块的读使能时序端连接;每个神经元单元的权重输入模块的输入线X与时序控制模块的不同输入时序端连接;每个神经元单元的钟控灵敏放大器的输出线Y与时序控制模块的不同输出时序端连接;所有神经元单元的存内计算模块的相同位数的读字线RWL与时序控制模块的一个存内计算读地址时序端连接,所有神经元单元的存内计算模块的相同位数的写字线WWL与时序控制模块的一个存内计算写地址时序端连接;所有神经元单元的点乘累加转换模块的相同位数的读字线RWL_AD与时序控制模块的一个点乘累加转换读地址时序端连接,所有神经元单元的点乘累加转换模块的相同位数的写字线WWL_AD与时序控制模块的一个点乘累加转换写地址时序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24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