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立放射性颌骨骨坏死动物模型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34683.0 | 申请日: | 202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7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田磊;赵路;郭凯;张哲儒;贾骏麒;宗春琳;景莉;黄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G01N1/28;G01N1/30;G01N21/84;G01N23/046 |
代理公司: | 西安鼎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63 | 代理人: | 李振瑞 |
地址: | 710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立 放射性 颌骨 坏死 动物 模型 方法 | ||
1.建立放射性颌骨骨坏死动物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物模型建立方法是先行拔牙术,一周后进行放射,放射结束后第7、14、21、28、35d进行下颌骨Micro-CT扫描、组织病理学观察以确定构建放射性颌骨骨坏死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放射性颌骨骨坏死动物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物模型建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给大鼠在准备放射侧行拔牙术;
(2)拔牙术后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麻醉大鼠以做放射准备,用生物学辐照器的模拟定位仪定位放射范围;
(3)定位后,使用直线加速器进行放射,按照剂量分组进行放射,左侧为放射侧;
(4)放射后每周观察局部及全身情况,处死后行Micro-CT扫描检测,取其下颌骨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5)处死大鼠后利用Micro-CT层距进行逐层扫描,以观察颌骨异常部位;
(6)取扫描后的大鼠左侧下颌骨,生理盐水冲洗后置于多聚甲醛液室温下固定24h-96h,流动水冲洗过夜后置于的EDTA脱钙液中,经脱钙、包埋、连续切片后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其纤维化及骨破坏程度,以此来评估下颌骨骨组织及细胞的损伤情况;
(7)每七天通过取材组织皮质骨的病理学观察一次,至放射后第28天处死的大鼠骨髓腔失去原有形态,被大量增生的纤维组织充填。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立放射性颌骨骨坏死动物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加速器的放射线为X线,能量6mV,以放射总剂量70Gy作为标准进行等效计算,得到7Gy/次剂量并进行5次放射,隔日1次。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立放射性颌骨骨坏死动物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死大鼠后利用Micro-CT,选择视野范围40*60mm、电压80kv、电流500μA、19.54μm分辨率、19.54μm层距进行逐层扫描,以观察颌骨异常部位。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立放射性颌骨骨坏死动物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生理盐水冲洗后置于4%多聚甲醛液室温下固定48h,流动水冲洗过夜后置于10%的EDTA脱钙液中,经脱钙、包埋、连续切片后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其纤维化及骨破坏程度,每个样本在20倍镜下选择6张照片,由3个观察者进行空白骨陷窝及骨陷窝内骨细胞计数,以此来评估下颌骨骨组织及细胞的损伤情况。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立放射性颌骨骨坏死动物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放射组大鼠在放射后第7d逐渐出现体重减轻、口内黏膜溃烂、放射区脱毛、咬合紊乱、颊部瘘道溢浓等临床症状,14d后放射区黏膜溃烂等症状减轻,脱毛区开始有新的毛发长出,放射组大鼠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精神状态尚可,存活率达100%。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立放射性颌骨骨坏死动物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放射位置为前界臼齿前缘、后界下颌骨升支后缘、上界下颌骨牙槽嵴、下界为下颌骨下缘。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立放射性颌骨骨坏死动物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放射结束后每次饲喂同步服用黄烷-3-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468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