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补缩电极的VAR纯钛铸锭补缩方法及该铸锭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35353.3 | 申请日: | 202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5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尹正培;仝鑫;张瑜;姜浩;钱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9/20 | 分类号: | C22B9/20;C22B34/12;B22D23/06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亢能 |
地址: | 651209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极 var 铸锭 方法 | ||
1.一种基于补缩电极的VAR纯钛铸锭补缩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进行:
在辅助电极与自耗电极之间焊接补缩电极,用于铸锭补缩,补缩电极直径不小于坩埚直径的1/3,重量约等于多炉补缩过程所使用的自耗电极平均重量;补缩方式为多级降电流,然后小电流保温,确定每一级电流对应的剩余补缩电极量、熔化速度、补缩时间,最终获得缩孔深度≤80mm的纯钛铸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补缩电极为一根纯钛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自耗电极直径为320mm、坩埚直径为390mm,多炉补缩过程中的自耗电极平均重量50kg,制作补缩电极的规格为φ250*230mm,重量约为50.78k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铸锭的缩孔深度在80mm内,平均缩孔深度为5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进行:
自耗电极熔化完全,进行补缩前准备,电流从熔炼电流调整至9kA,若熔炼电流低于9kA,则保持熔炼电流;
使用补缩电极进行补缩,电流从9kA或熔炼电流开始以每半分钟0.5kA的速率阶段式降低,降至5.5kA,保持1.5min,此过程共需5min;
电流降至5.0kA,保持5min;电流降至4.5kA,保持8min;电流降至4.0kA,保持30min;电流降至3.5kA,保持5min;电流降至3.0kA,保持2~5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适用于熔炼电流为8.0至12.0kA的自耗熔炼,整个补缩过程为55~58min。
7.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得到的纯钛铸锭,其特征在于:纯钛铸锭的缩孔深度在80mm内,平均缩孔深度为5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535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