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站仪棱镜连接杆安装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39666.6 | 申请日: | 2021-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1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汤建林;吕妙英;朱贤德;罗中华;刘丽娜;丁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交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E01H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站仪 棱镜 连接 安装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站仪棱镜连接杆安装装置,属于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在桥梁上的支撑架以及设于支撑架上的横杆;横杆的一端伸入桥梁的下面,且横杆伸入桥梁下面的一端还设有棱镜;横杆位于桥梁下面的部分上还设有清理组件,清理组件包括吹风管以及连接在吹风管上的进风管,吹风管能够向桥梁的下表面吹出强风。清理组件能够对桥梁下表面进行清理,提高观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站仪棱镜连接杆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精度智能全站仪法是目前针对大跨径技术复杂桥梁挠度变形观测采用得较为广泛得方法之一,它的测量原理是利用全站仪内置的三角高程测量程序,直接观测测站点和目标点之间的高差,由于测站点保持不动,则加载前后的两次高程只差即为目标点的挠度变化量。
对桥梁的下表面进行观测时,因为桥梁的下表面位于背阴、背光、背风的环境中,所以桥梁下表面存在较多的异物,容易影响观测的结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全站仪棱镜连接杆安装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全站仪棱镜连接杆安装装置,包括安装在桥梁上的支撑架以及设于支撑架上的横杆;
横杆的一端伸入桥梁的下面,且横杆伸入桥梁下面的一端还设有棱镜;
横杆位于桥梁下面的部分上还设有清理组件,清理组件包括吹风管以及连接在吹风管上的进风管,吹风管能够向桥梁的下表面吹出强风。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理组件能够对桥梁的下表面吹出强风,强风能够对桥梁下表面的异物进行清理,从而减少桥梁下表面对观测结果造成的影响,提高观测的准确性。
可选的,所述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杆,吹风管倾斜的固定连接在竖杆的侧壁上,吹风管的出口朝向桥梁下面,竖杆的上端固设有万向轮,万向轮抵接在桥梁的下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万向轮能够使吹风管更加靠近桥梁下表面,提高吹风的效果,同时还能够使吹风顺利的进行移动,不会影响吹风管随着横杆的运动。
可选的,所述横杆靠近清理组件的端部开设有容纳槽,棱镜设有容纳槽内,且容纳槽内还设有能够推动棱镜伸出和缩回的电动推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动推杆能够控制棱镜的伸出缩回,在清理组件对桥梁下表面进行清理时,棱镜处于横杆内部,能够表面坠落的异物对棱镜造成损伤,清理完成后,棱镜伸出方便进行观测工作;且工作完成后,棱镜收回横杆内部,能够避免检测装置搬运的过程中对棱镜造成损伤。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块以及设于支撑块下表面上的多个支撑杆,支撑杆的下端伫立在桥梁表面上;
支撑块上插设有调节杆,调节杆能够沿着自身的方向移动,调节杆的一端处于桥梁的栏杆外侧,且调节杆处于桥梁栏杆外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是竖向的吊杆;
吊杆的下端和横杆滑动连接,横杆能够沿着自身的长度方向移动,吊杆设有驱动横杆移动的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架的作用下,能够使横杆悬吊在桥梁下表面,将棱镜送入桥梁下表面需要观测的位置处,方便通过仪器对桥梁下表面进行观测,且调节杆能够移动,便于使吊杆贴合在栏杆的外侧上,将桥梁栏杆作为依靠点,能够使支撑架更加稳定。
可选的,所述横杆内部侧壁上还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块,两个导向块关于横杆的轴线对称设置,且两个导向块的连线平行于水平面;
导向块上插设有横向的导向杆,导向杆的一端和棱镜固定连接,导向杆和导向块滑动配合,使导向杆能够沿着自身的长度方向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导向块和导向杆的配合,能够对棱镜进行限制,使棱镜在移动的过程中不会产生转动,从而使棱镜能够一直处于对齐桥梁下面的状态,使观测的结构不会受到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交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交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96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