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硅衬底散热的GaN晶圆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42253.3 | 申请日: | 2021-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93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严立巍;符德荣;陈政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同芯成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367 | 分类号: | H01L23/367;H01L21/78;H01L21/683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童杨益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衬底 散热 gan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硅衬底散热的GaN晶圆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完成硅衬底GaN晶圆的正面元件制程;S2、将硅衬底GaN晶圆正面暂时性键合玻璃载板;S3、翻转硅衬底GaN晶圆,通过研磨、蚀刻的方式对晶圆背面的硅衬底进行减薄;S4、利用光刻及干蚀刻在减薄后的硅衬底表面制作散热鳍片;S5、在晶圆背面涂布聚酰亚胺,填充散热鳍片的间隙,利用激光或钻石刀轮从晶圆背面切割断开切割道;S6、将晶圆背面贴附于切割模框上,利用激光将正面键合的玻璃载板解键合,将玻璃载板移除后清洗除去黏着层,完成硅衬底GaN晶圆的加工。本发明在硅衬底GaN晶圆的硅衬底上开设散热鳍片,从而可以用风冷或水冷的方式从元件背面进行高效率的散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加工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利用硅衬底散热的GaN晶圆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半导体技术按照摩尔定理的发展,集成电路的密度越来越高,尺寸越来越小。所有集成电路在工作时都会发热,随着元件温度的提高,半导体元器件性能将会下降,甚至造成芯片损害。在一般电气电路中,电路的功耗较小,在正常的散热条件下,不用考虑芯片的散热问题。但是高压高电流或是高速电路中,芯片的功耗较大,需考虑散热因素,以保证芯片温度不超过允许工作温度。
现有的晶圆封装散热结构中晶圆散热通常是依赖外部的散热模块,以达到晶圆的热量通过散热模块散热的目的,散热模块即作为晶圆的载体又作为电极和电极引脚连接,造成散热结构较复杂,散热效率不佳,封装和维修麻烦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硅衬底散热的GaN晶圆加工工艺,在硅衬底GaN晶圆的硅衬底上开设散热鳍片,从而可以用风冷或水冷的方式从元件背面进行高效率的散热。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利用硅衬底散热的GaN晶圆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完成硅衬底GaN晶圆的正面元件制程;
S2、将硅衬底GaN晶圆正面暂时性键合玻璃载板;
S3、翻转硅衬底GaN晶圆,通过研磨、蚀刻的方式对晶圆背面的硅衬底进行减薄;
S4、利用光刻及干蚀刻在减薄后的硅衬底表面制作散热鳍片;
S5、在晶圆背面涂布聚酰亚胺,填充散热鳍片的间隙,利用激光或钻石刀轮从晶圆背面切割断开切割道,但晶粒仍附着在玻璃载板表面;
S6、将晶圆背面贴附于切割模框上,利用激光将正面键合的玻璃载板解键合,将玻璃载板移除后清洗除去黏着层;
S7、将晶圆正面贴附于第二切割模框上,然后将第一切割模框、晶圆及第二切割模框整体翻转,通过紫外光移除第一切割模框黏性,取下第一切割模框,通过氧气电浆除去散热鳍片间隙内的聚酰亚胺;
S8、将晶圆背面再次贴附于第三切割模框上,然后将第二切割模框、晶圆及第三切割模框整体翻转,通过紫外光移除第二切割模框黏性,取下第二切割模框即可。
进一步优选地,步骤S3中减薄后硅衬底的厚度为50-200μm。
进一步优选地,步骤S4中散热鳍片的厚度为5-10μm,散热鳍片的间距为2-5μm。
进一步优选地,步骤S5中涂布聚酰亚胺后通过显影、固化、蚀刻后裸露出切割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GaN晶圆的硅衬底上开设开设散热鳍片,开设散热鳍片,晶圆加工时散热鳍片的间隙涂布填充聚酰亚胺,以防止散热鳍片破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工艺步骤S1的成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同芯成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同芯成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22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