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细碳酸钙生产系统及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44072.4 | 申请日: | 202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7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谈志强;囊照全;方芳;徐小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拓纳超细粉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19/00;B02C19/00;B02C23/16;C01F11/18;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酸钙 生产 系统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超细碳酸钙生产系统及生产方法;一种超细碳酸钙生产系统,包括筒体,筒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向筒体内输料的进料管,筒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料管和用于向筒体内输气的进气管;筒体的下端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座,安装座的上表面向下设置有通气孔,通气孔的下端的内侧壁贯穿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的内侧壁与进气管相连;通气孔的上端的内侧壁绕其轴线转动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外周壁固定连接有沿其径向延伸的喷气管;喷气管沿连接管的转动方向的其中一侧贯穿设置有用于喷气的喷气孔。运行时,喷气管带动连接管转动,减小了超细碳酸钙集聚于喷气管或连接管的外侧壁的可能性,从而便于有利于减小操作人员的操作负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超细碳酸钙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细碳酸钙生产系统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超细碳酸钙,也称为纳米碳酸钙;工业上,一般通过碳化反应制取超细碳酸钙。
现有公告号为CN20259480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强化气液混合的超细碳酸钙碳化反应器,其包括罐体,罐体的顶部设置有废气排放管、氢氧化钙浆料进料管;罐体的底部设置有碳酸钙浆料出料管;罐体的内部的下端设置有气体分布器,气体分布器的外部均匀设置有气体喷嘴管;罐体的底部贯穿插设有窑气进气管,窑气进气管与气体分布器的进气口连通。使用时,由氢氧化钙浆料进料管向罐体内输入氢氧化钙浆料,然后由窑气进气管通入窑气;窑气进入气体分布器并由气体喷嘴管喷出;窑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即制得超细碳酸钙。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反应制得的超细碳酸钙容易集聚在气体分布器上并不断累积;当打开碳酸钙浆料出料管时,累积在气体分布器上的碳酸钙难以自动脱落,需要操作人员打开罐体并手动清理,增大了操作人员的操作负担,故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小操作人员的操作负担,本申请提供一种超细碳酸钙生产系统及生产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超细碳酸钙生产系统,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超细碳酸钙生产系统,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向筒体内输料的进料管,所述筒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料管和用于向筒体内输气的进气管;所述筒体的下端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向下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下端的内侧壁贯穿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侧壁与进气管相连;所述通气孔的上端的内侧壁绕其轴线转动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周壁固定连接有沿其径向延伸的喷气管;所述喷气管沿连接管的转动方向的其中一侧贯穿设置有用于喷气的喷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由进料管向筒体内输入氢氧化钙浆料,然后由进气管输入含有二氧化碳的气体;气体经通气孔进入喷气管并由喷气孔喷出,由喷气孔喷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制得超细碳酸钙。在气体的反冲作用下,喷气管带动连接管绕通气孔的轴线转动,减小了碳酸钙集聚于喷气管或连接管的外侧壁的可能性,有利于碳酸钙分散在液体中,从而便于碳酸钙随液体由排料管排出,以减小操作人员的操作负担;喷气管转动,可进一步提高气体在液体内的分散的均匀性,同时喷气管可扰动物料,有利于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充分反应。
可选的,所述喷气管固定连接有向上延伸的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沿喷气管的转动方向向远离安装杆的方向延伸并向上倾斜的破碎网板;所述破碎网板位于筒体内的液面以下的位置,以用于破碎气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破碎网板随喷气管的转动而转动;破碎网板转动的过程中,破碎网板与上升的气泡接触,从而可将气泡破碎,以增大气体与液体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充分反应;破碎网板可搅动物料,以便于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充分接触、反应,同时有利于制得的超细碳酸钙充分地分散于筒体内的液体中,便于减小超细碳酸钙团聚成块的可能性,有利于后续对超细碳酸钙的干燥和粉碎加工。
可选的,所述破碎网板靠近安装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向下延伸导向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拓纳超细粉体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拓纳超细粉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40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