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派件机器人的取件方法、派件机器人及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44450.9 | 申请日: | 2021-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20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黄献笛;赵小羽;崔硕;黄桂容;揭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7/12 | 分类号: | G07F17/12;G08B21/24;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庆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机器人 方法 可读 存储 介质 | ||
1.一种基于派件机器人的取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派件机器人包括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快递柜,所述快递柜用来存放贴有RFID标签的包裹,所述快递柜中设置有至少一个RFID读取装置,所述RFID读取装置用于获取包裹上RFID标签带有的标识信息,并发送给处理器,所述基于派件机器人的取件方法包括:
接收快递员输入的派件指令,基于快递柜内的RFID读取装置获取快递柜内包裹的第一标识信息;
在派件机器人派件过程中,接收用户输入的取件信息,判断所述取件信息是否有效;
若所述取件信息有效,则获取所述取件信息对应的包裹的第二标识信息,并控制快递柜的柜门打开;
在接收到柜门关闭信号时,基于快递柜内的RFID读取装置获取快递柜内剩余包裹的第三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三标识信息,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取件;
若存在异常取件,则输出异常取件提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派件机器人的取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包括取件码、收件人姓名、快递单号、收件人电话、收件地址中的多个信息项;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三标识信息包括与第一标识信息相同的信息项;
所述基于派件机器人的取件方法包括:
在获取到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三标识信息之后,将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三标识信息分别逐条保存在第一预设表、第二预设表和第三预设表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派件机器人的取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取件信息是否有效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预设表中是否存在与所述取件信息匹配的第一标识信息;
若存在与所述取件信息匹配的第一标识信息,则判定所述取件信息有效;
若不存在与所述取件信息匹配的第一标识信息,则判定所述取件信息无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派件机器人的取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取件信息是否有效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取件信息无效,则输出取件信息错误的提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派件机器人的取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三标识信息,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取件的步骤包括:
分别获取第一预设表中第一标识信息的第一数量、第二预设表中第二标识信息的第二数量、第三预设表中第三标识信息的第三数量;
比较所述第二数量与第三数量的和与第一数量;
若第二数量与第三数量的和等于第一数量,则判断第二预设表和第三预设表中是否存在重复的标识信息;若存在重复的标识信息,则判定存在第一异常取件;若不存在重复的标识信息,则判定不存在异常取件;
若第二数量与第三数量的和小于第一数量,则判定存在第二异常取件;
若第二数量与第三数量的和大于第一数量,则判定存在第三异常取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派件机器人的取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派件机器人的取件方法还包括:
第一异常取件的异常取件类型为错拿包裹;
第二异常取件的异常取件类型为多拿包裹;
第三异常取件的异常取件类型为少拿包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派件机器人的取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存在异常取件,则输出异常取件提醒的步骤包括:
若存在异常取件,则获取异常取件的类型;
根据异常取件的类型,输出对应的异常取件提醒。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派件机器人的取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出异常取件提醒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基于RFID读取装置获取到包裹的第四标识信息时,判断所述第一预设表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第四标识信息匹配的第一标识信息;
若存在与所述第四标识信息匹配的第一标识信息,则控制快递柜门打开;
在接收到快递柜门关闭信号时,执行所述基于快递柜内的RFID读取装置获取快递柜内剩余包裹的第三标识信息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445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