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驾驶载客车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46464.4 | 申请日: | 202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5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邵旭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向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4 | 分类号: | B62D21/14;B62D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黄建祥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驾驶 载客 | ||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驾驶载客车,包括底盘、客舱、连接组件以及移动机构,底盘为U形结构,底盘设置有第一容纳腔,底盘沿第一方向的宽度可调,沿第二方向的长度可调,沿第三方向的高度可调,第三方向所在平面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在平面,且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一定夹角设置;客舱部分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部分设置在底盘上,客舱内设置有座椅;连接组件包括滑轨和与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块,一个设置在底盘上,另一个设置在客舱外壁上;移动机构设置在底盘的下方并连接于底盘。本发明提供的智能驾驶载客车,在底盘和客舱上分别设置有滑块和滑轨,滑块与滑轨滑动配合,从而实现客舱和底盘的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驾驶载客车。
背景技术
智能驾驶载客车包括底盘、设置在底盘上的客舱以及移动机构,底盘与客舱集成为一体,在客舱内坐人,移动机构移动带动底盘和客舱移动。客舱和底盘集成为一体,不便于客舱或者底盘的分开应用、清洗或者维修。而且客舱和底盘一体设置,一个底盘只能和一个客舱配置,底盘的长度和宽度不能调节,客舱结构单一且不能更换。另外,现有的智能无人驾驶车大部分是小型轿车,客舱空间小,载客数量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驾驶载客车,便于分离客舱和底盘,底盘能够适配不同结构的模块化客舱。
提高无人驾驶车的载客数量。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驾驶载客车,包括:
底盘,所述底盘为U形结构,所述底盘设置有第一容纳腔,所述底盘沿第一方向的宽度可调,沿第二方向的长度可调,且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呈一定夹角设置;
客舱,所述客舱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部分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所述客舱内设置有座椅;
连接组件,包括滑轨和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块,一个设置在所述底盘上,另一个设置在所述客舱的外壁上;
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底盘的下方并连接于所述底盘。
作为优选,所述客舱包括:
第一舱体,所述第一舱体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第一舱体内设置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设置有所述座椅,所述第一舱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所述滑块,所述底盘上设置有所述滑轨;
第二舱体,连接于所述第一舱体,且与所述第一舱体连通,所述第二舱体设置在所述底盘的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舱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容纳槽的底壁,所述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滑块。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舱体上设置有车门,所述车门用于封闭或者打开所述第二容纳腔。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舱体的底部设置有滑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舱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扶手。
作为优选,所述客舱上设置有卡凸,所述底盘对应所述卡凸开设有卡槽,所述卡凸能够卡接于所述卡槽。
作为优选,所述底盘包括车架机构和外壳,所述外壳套设在所述车架机构外部的并连接于所述车架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连接于所述车架机构,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车架机构上。
作为优选,所述车架机构包括:
两个相对设置的竖向车架,所述竖向车架包括第一竖车架和连接于所述第一竖车架的第二竖车架;
横向车架,设置在两个所述竖向车架的一侧,且其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竖向车架,所述移动机构连接于所述横向车架,所述横向车架包括第一横车架和连接于所述第一横车架的第二横车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向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向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64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桂花精油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单独加工凝析油的分级分离装置及工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