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单体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46586.3 | 申请日: | 202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76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大田正弘;谷内拓哉;有贺稔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50/103 | 分类号: | H01M50/103;H01M50/531;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吴启超 |
地址: | 日本东***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单体 | ||
1.一种电池单体,具有电池、及收容电池的外装体,
从前述电池中的一个端面延伸设置集电极耳及集电极耳引线,
前述外装体由以下部分构成:接触与延伸设置的前述电池的前述集电极耳及集电极耳引线的端面正交的顶面、底面及两个侧面而对它们进行覆盖的部分;覆盖突出的前述电池的前述集电极耳及集电极耳引线的端面的部分,也就是,从前述端面的两侧的短边侧折入而在两侧形成三角锥状的空间部,并且从前述端面的两侧的长边侧折合而包裹前述端面,整体呈三角柱状的部分;及,从包裹前述端面的部分进一步沿着轴向延伸设置,将上下相对的两个面接合而夹持前述集电极耳及集电极耳引线的部分;在前述三角锥状的空间部分配置并接合加强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中,前述外装体由一张薄膜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中,前述电池是由使用固体电解质的层叠体构成的全固体电池单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中,前述加强材是一面开口的四面体,具有由以下的面构成的三面:与延伸的前述三角锥状的空间部分的前述集电极耳及集电极耳引线的端面接合的三角形的面;及,与折叠时不接合前述端面而形成三角形的面的两个面,分别接合的两个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中,前述加强材由中空的四面体构成,所述中空的四面体具有对前述三角锥状的空间部分的四个面进行限定的四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池单体,其中,前述加强材在棱线的一部分上形成狭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单体,其中,在前述狭缝的端部形成孔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中,前述加强材是实心的四面体,所述实心的四面体具有对前述三角锥状的空间部分的四个面进行限定的四面。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池单体,其中,前述加强材在与前述外装体上所形成的前述三角锥状的空间部分的外侧的开口的边对应的位置,形成向外侧折返的折返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单体,其中,前述折返部在与前述加强材的外表面之间夹持前述外装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单体,其中,在前述外装体的前述三角锥状的空间部分与前述加强材之间配置加强板,前述折返部在与前述加强材的外表面之间夹持前述外装体及前述加强板。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中,前述加强材是由沿着前述三角锥状的空间部分的六条边的六个框架构成的框架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中,在由前述框架体构成的加强材中,至少一部分框架是L字型框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单体,其中,在前述L字型框架上形成狭缝。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单体,其中,由前述框架体构成的加强材借由使用形成前述狭缝的L字型框架,而在棱线的一部分上形成狭缝。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单体,其中,在前述狭缝的端部形成孔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中,在由前述框架体构成的加强材中,至少一部分框架是U字型框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池单体,其中,由前述框架体构成的加强材借由使用前述U字型框架,而在与前述外装体上所形成的前述三角锥状的空间部分的外侧的开口的边对应的位置,形成向外侧折返的折返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658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标签读取装置和收容装置
- 下一篇:图像形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