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可视化传感器通道的石斛产地溯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51435.7 | 申请日: | 202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6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黄璐琦;郭兰萍;付海燕;杨小龙;杨健;张悦;海城英;索艺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李欣荣;刘秋芳 |
地址: | 1007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可视化 传感器 通道 石斛 产地 溯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视化传感通道的石斛产地溯源方法,它包括基于紫色三角形纳米银、石斛提取液和Zn2+反应体系的可视化传感检测通道1和/或基于蓝色三角形纳米银、石斛提取液和Cr3+反应体系的可视化传感检测通道2;分别记录通道中反应所得混合体系的颜色变化信息I和/或颜色变化信息II;将颜色变化信息I或颜色变化信息II转变为RGB值,或将颜色变化信息I和颜色变化信息II转变得到的RGB值进行叠加;最后通过化学计量学方法对RGB值进行模式识别,从而实现对石斛产地的快速可视化鉴别。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可视化等优点,可实现石斛产地的精准判别;且检测方案灵活可控,适用性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可视化传感器通道的石斛产地溯源方法。
背景技术
石斛为兰科(Oorihdaceae)植物石斛属(Dendoribum)多种植物的茎,属于一种药用价值和使用价值极高的草本植物。石斛药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称其“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赢瘦、强阴”,历代本草和《中国药典》均有记载。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石斛含有多糖、酚类、生物碱等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抗肿瘤、调节胃肠功能等作用。石斛主产于安徽、浙江、贵州和云南等地,其中,安徽省所产石斛品质最佳,品种主要为霍山石斛种,浙江和云南产石斛品种主要为铁皮石斛,贵州石斛主要以金钗石斛为主。由于石斛产地和品种较多,各产区地理位置、气候环境以及农作方式差异巨大,导致不同产地石斛有效成分和药理活性差异巨大,有必要加强对该类药材的质量控制。
通常用于石斛产地鉴别的方法主要包括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法以及光谱法等,这些方法虽然具有准确度高,灵敏度高等优点,但通常需要借助昂贵的仪器、复杂的前处理过程,配备专业的操作人员且耗时长,大大限制了应用,不能满足市场快速检测的需求。因此,需要进一步建立一种操作简单,快速且经济的检测方法用于石斛产地的溯源以满足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双通道可视化传感器的石斛产地溯源方法,利用石斛提取液可保护纳米银免遭Zn2+、Cr3+蚀刻三角形纳米银且纳米银随蚀刻程度呈现的颜色变化等特性,构建一种可视化鉴别石斛产地的传感器,以实现对不同产地石斛的快速、简便、精准识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可视化传感通道的石斛产地溯源方法,它包括可视化传感检测通道1和/或可视化传感检测通道2;
其中可视化传感检测通道1的检测步骤包括:将紫色三角形纳米银与石斛提取液混合,然后引入Zn2+,静置反应,记录所得混合体系的颜色变化信息I;
可视化传感检测通道2的检测步骤包括:将蓝色三角形纳米银与石斛提取液混合,然后引入Cr3+,静置反应,记录所得混合体系的颜色变化信息II;
将颜色变化信息I或颜色变化信息II,或将颜色变化信息I和颜色变化信息II进行叠加;然后将其转变为RGB值,通过化学计量学方法对RGB值进行模式识别,从而实现对石斛产地的快速可视化鉴别。
上述方案中,所述静置反应时间为3~5min。
上述方案中,所述化学计量学方法可采用线性判别分析(LDA)或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方法。
上述方案中,所述石斛产地包括安徽、浙江、云南或贵州省。
上述方案中,所述石斛提取液采用超声提取工艺,采用的提取剂为20~25vol%的甲醇水溶液,采用的料液比为1g:(300~500)mL。
上述方案中,所述紫色三角形纳米银和蓝色三角形纳米银的边长为30~5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未经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514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